论趣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学习目标

论趣的教学设计

  1、认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2、理解“趣”的内涵。

  3、体会这篇小品散文的特点。

  4、体会林语堂散文语言的趣味性。

  学习重点

  目标3、4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人生在世,所有人一切活动的动机各不相同。有的人是为了名,有的人是为了利,有的人为了权……他们的人生态度和目的也不一样,兴趣各异。假如读书而论钟点,计时治学,永远必不成器。要学后有成,就单靠这“趣”字。“趣”是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行为动机,“趣”是关于启发心智的事,由蒙昧无知,变成知趣的人。人有人趣,物有物趣,自然景物有天趣,名、利、权都可以把人弄得神魂颠倒。只这趣字,是有益身心的。如果你对什么都没有兴趣,就变成索然无味的不知趣的一个人了。今天让我们一同来欣赏“幽默大师”林语堂的一篇有趣的散文《论趣》

  二、学生自由谈谈标题的含义,联系自身实际,各抒己见。

  三、作者简介

  林语堂(1895.10.3-1976.3.2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四、粗读课文,整体感知。把你认为最关键的或者感触最深的句子划出来。

  五、认真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文章开头引用“乾隆游江南”的传说,目的是什么?

  ——为了引出所要议论的话题:对名与利的看法

  2、作者列举大禹治水和墨子摩顶放踵的事例来说明什么什么问题的?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持什么观点?

  ——作者充分肯定大禹治水、墨子摩顶放踵并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理想和信仰。有积极向上的精神。作者认为“有时一人只想做官,不想做事,这就跟一般商贾差不多了,只怕利禄薰心,就失了人的本性。能够通脱自喜,做到适可而止,便是贤人。”这是作者人生境界和艺术境界的追求.

  3、作者从几个方面来谈趣的?试举例说明。

  作者从三方面谈“趣”

  A、在求知上要有“趣”。例如————

  B、启发心志上要有“趣”。例——

  C、在读书上要有“趣”。例——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作者所谈的“趣”对自己有何启发。

  (做任何事物,一定要有“趣”,否则难以取得成功)

  二、小结

  论趣》是一篇很有趣味性的小品文。通俗晓畅、娓娓道来。作者以丰富的知识、敏捷的思维和行文中不时冒出岁思想火花,给人以美的享受,在“闲适”中透出一股健康向上的气息。

  请你从文中找出例子,来证明林语堂的散文富有知识性、哲理性和趣味性。

  三、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1、我看至少有四条船,叫做名、利、色、权。世上熙熙攘攘,就为这四事。色是指女人,权是指做事的权力,政权在内。不爱江山爱美人,可见有时美人比江山重要,不能不说是推动人世行为的大动机大魔力。

  ——形象生动的说出了名、利、权、色都是众生难以抗拒的,但众生还是一头扎进去而不能自拔,不能不说这是一种愚昧。

  2、以前有位得道的大和尚,面壁坐禅十年,享有盛名。一日有一位徒弟奉承他说:“大师,像你做到这样超凡入圣,一尘不染,全国中怕算你是第一人了。”那大师不禁微微一笑。这也可见名心之难除也。

  ——幽默的道出完全超凡脱俗是不可能的。

  四、作业:写一篇关于“趣”的随笔,600字左右。

  《论趣》表格式教案4(长春版八年级上册)

  课时安排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积累语言,明确小品文的写作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速读课文,组内交流探究、归纳展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明确“趣”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理解作者对于“趣”的几点体会。学习小品文的一般写法。 把握本文的写作风格。

  课型:预习课 课时:1

  预习目标

  积累语言,明确小品文的写作特点。理解作者对于“趣”的几点体会。

  导学提纲内容

  教法学法

  一、初读课文

  1、积累字词

  2、了解林语堂。

  二、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1、前三自然段的内容似与“趣”无关,你是如何理解的?

  2、关于“趣”,作者有几方面的体会?

  3、应该怎样理解“趣”的含义?

  4、理解“能够通脱自喜,做到适可而止,便是贤人”的深刻含义。

  预习反馈

  1、检查字词。

  2、小品文的写作特点

  预习小结

  学生利用手中的资料理解小品文,潜心投入,感受小品文写法。

  课后反思

  课型:展示课 课时:1

  展示环节

  具体内容

  教法学法

  知识回顾

  理解作者对于“趣”的几点体会。

  展示目标

  学习小品文的一般写法。 把握本文的写作风格。

  展示内容

  第一展示任务:

  第二展示任务:

  第三展示任务:

  第四展示任务:

  展示总结

  学生从学习中总结了一些小品文的写法。

  反馈检测

  作者认为“青年人读书,最难是动了灵性,能够知趣。”想一想,在自己的学习中,怎样做才能达到“知趣”。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