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分析:
《找规律》这部分内容是依照《数学课程标准》新增加的内容。关于“规律”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初步学习了些简单图形的排列规律,这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探索图形的排列规律,初步认识并理解图形的循环排列规律。 “找规律”这部分知识学生平时接触比较少,理解比较难,我根据其探索性和活动性比较强的特点,为学生设置了丰富、现实、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探索活动中发现循环排列规律并欣赏到数学美,让学生体验数学规律美的同时,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及创新意识;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充分感受数学的价值,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的知识,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帮助学生理解图形“循环排列”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各种图形、图片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游戏切入,感知规律
1、师生谈话,引入卡通人物蓝猫和他的伙伴们来到我们的课堂。
2、请3位同学扮演蓝猫他们玩“青蛙跳”的游戏。引导观察、思考:他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第一次——蓝猫、菲菲、淘气;第二次——菲菲、淘气、蓝猫;第三次——淘气、蓝猫、菲菲)
3、小组合作:用图片表示他们玩游戏时的位置变化。
4、汇报,交流:他们的位置是怎么变化的?你怎么观察的?
5、师小结并揭题:在我们生活中象这样有规律的排列图形还有很多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找规律。
二、引导观察,探究规律
1、创境导入(你们看,蓝猫的房子可漂亮呢),出示墙面图案(把五角星图案改成学过的图形---长方形)。
2、出示蓝猫声音与文字并一的提示——小朋友们,我家的墙面上图案,你可以从上往下横着看,也可以从下往上横着看,还可以从左往右竖着看,还可以从别的方向仔细观察,你能找到什么规律呢?
3、师:同学们听清了,请你们从不同方向仔细观察,找出图形的排列规律。再把你所发现的规律告诉你们组的同学,比一比哪一组找到的规律最多?
4、师生合作按一定的顺序(从上往下横着看,从下往上横着看,从左往右竖着看,从右往左竖着看,……)观察,寻找规律,感知数学美。
5、小组同学交流所发现的规律。
6、小组汇报,全班交流。(师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
生一:我们是从上往下横着看的,它们每次都是第一个图形往后移,其它三个图形往前移一格。
生二:我们是从下往上横着看的,它们每次都是第4个图形移到最前面,其它图形往后移一格。
生三:我们是从左往右竖着看的,它们每次都是第一个图形移到最后面,其它图形往后移一格。
生四:我们是从右往左看的,它们每次都是最后的图形往前移,其它的图形往后一移。
生五:我是斜着看的,它中间那一斜行有4个同样的长方形,接下来则每次减少一个图形,分别是三个、二个、一个同样的图形。
…… ……
7、师:那如果按着从上到下这样的规律,接下去的第五排应怎么排呢?这时,你又发现了什么?(第五排与第一排的图形完全一样)
师:那第六排呢?第九排呢?(课件辅以演示)
8、师:可见,象这样有规律的排几排后又会回到原来的排列?(每四排一个循环)
9、小结:像这样几个图形按照一定的规律不断地重复地排列,就叫循环排列规律。
10、延伸。师:如果是从左往右呢?第五列应怎样排?接下去第几列会和第一列一样?
11、是啊,循环排列规律就是这样。
三、实践活动,深化规律
(一)摆一摆
1、 师:蓝猫很喜欢今天学习的这种规律,用图形摆了这样一个图案。(师贴出蓝猫摆的图案)
师:按照这个规律,接下去要怎么摆呢?请你们同桌合作摆一摆。
2、汇报交流,请生板演汇报。
3、师:如果接着往下排,应怎么排?为什么?
4、评价:你们想的跟他一样吗?这是为什么呢?
(二)画一画
1、师:飞飞也不甘示弱,画出了这样一个图案。(出示飞飞画的图案)师:他画的有规律吗?
2、学生可借助学具先摆一摆,然后在练习卡上画一画。
3、个别汇报,评价。
(三)师:淘气很顽皮,把飞飞的图形排列画成了这样。(师可试学情逐个贴出图案)
接下来要怎么画呢?
5、学生小组合作在练习卡上完成。
6、师生评价,小结。
四、自由设计,运用规律
1、 师生欣赏蓝猫的手帕,说一说,它的手帕漂亮吗,有什么规律吗?
2、 师:同学们,请你们运用所学的知识为蓝猫带来的手帕设计漂亮的花边和中心图案,要求设计的花边和中心图案要有规律。
2、小组合作设计手帕,创造美。
3、全班互动,交流评价:你们组设计的手帕图案有什么规律?
五、课堂总结,升华规律
1、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有哪些收获呢?你们学得高兴吗?
2、师生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有规律的事物在美化我们的生活,我们要用智慧的眼光去发现它、运用它,创造它,将来把我们周围的环境打扮得更加美丽,更加生动!
教学反思:
一、 游戏——巧借迁移,降低学习起点
“游戏是学生的最爱”,实践证明,二年级的小学生年龄小,开展富有童趣的蓝猫参与的“青蛙跳”游戏,将使他们很快转入有效学习。我先让他们3人游戏。之后让学生用图片摆出3人玩游戏时的位置关系,并观察说出他们的位置变化,使学生初步感知图形循环排列规律,为自主探究四种图形的排列规律作了铺垫。这样很好地为新知作了铺垫,不仅在学生的知识最近发展区入手,而且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
二、情境——融入卡通,激发参与热情
根据低年级学生比较喜欢卡通人物的这一心理。课伊始,我以蓝猫和它的伙伴们来到我们的课堂为切入点,一下子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在探究和深化规律知识的环节,又创设了蓝猫的家、蓝猫摆的图案和飞飞、淘气画的图案等趣味性情境,这样生动、有趣的卡通形象深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真正促使学生有效思维。
三、教材——创造使用,遵循认知规律
“教材只是一个学习的蓝本”。为了突破探索图形循环排列规律这一难点,我把教科书上的主题图中墙面的图形改为每行有圆、正方形、三角形和长方形四种常见的图形和每行有绿、红、黄、蓝四种鲜明的颜色,画面简洁、清晰。然后,我让学生按一定的观察顺序(上——下,左——右)观察,这对于学生发现和表达图形的循环排列规律是很有帮助的。在例题的教学处理上,我以开展“猜一猜”和“摆一摆”的活动取代“画一画”的活动,显然地,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更进一步地理解图形的循环排列规律。
四、活动——尊重主体,实现探究本位
《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应成为学生最主要的学习方式。本着这一基本理念,我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数学活动。首先,在探索图形规律环节中,设计有序观察、小组交流,发现墙面图形循环排列规律的活动。我们看到了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他们不同发现的交流,大大刺激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探索中思考,在交流中思考,充分发挥了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在深化规律环节中,以蓝猫和他的伙伴们排队来到课堂、蓝猫摆的图案、飞飞画的图案和淘气的所作所为取代了例题和做一做的教学,让学生在猜一猜,摆一摆、画一画等环节中巩固新发现的图形排列规律,逐步加深学生对图形循环排列规律的认识。最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手帕图案,则达到了“运用美,创造美”,体现数学的生活化。一系列的活动,选材不同,方式不同,丰富多彩,学生能在活动当中认真思考,动口说,动手做,动脑想,学生实实在在地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美育——把准切点,体现价值数学
在数学课的的教学中,应及时准确地对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整节课的学习活动中,我不仅把准目标,突破难点,还准确把握其切入点,及时渗透数学美等非智力因素的教育,体现数学美的欣赏价值。如展示蓝猫家里图形颜色丰富的地板,采用颜色各异的三角形、正方形、五角星和圆形等图形组成的图案;如运用五颜六色的贴画去创造设计手帕图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运用数学知识可以创造美”,感受体验数学的价值。
六、评价——实施多元,重视情感体验。
《课标》明确告诉我们,应把握好学生的过程评价,应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多元评价,应让学生在评价中成长、发展。本课教学中,我有机融入自评、他评、师评、小组评,给学生带来积极向上的人文关怀,使学生学会正确地欣赏他人,评价自己,形成健康的心态,并从别人的评价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评价别人中学会发现美,欣赏美,促使自己更好的发展。
总之,整堂课的学习活动丰富。给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也给学生提供了尝试成功和欣赏数学美的机会。真正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和情感体验,力求促使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当然,在教学中我亦有些困惑,比如如何很好地把握小组合作与教学时间的分配,使学生既能有效充分地探究、交流,又能在短短的40分钟里很好地完成好教学任务;比如如何在实施评价时,能使学生乐于评价、善于评价?……这,有待于大家的共同研究、共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