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进行了一年级科学《水的溶解》单元第一课时《水的特征》,及时反思,便于总结改进。
【教具也有玄机】
《水的特征》一课时,我为学生准备了糖水、茶叶水、咖啡、水、牛奶。改变了一些教具,刻意回避不准备盐水的原因是:下节课将学习水和盐的故事,通过小红军送盐的故事,先猜想盐能“化”到水里吗?再实验并学习关于盐可以溶于水的内容。如果这节课呈现的有盐水,下节课就无悬念,培养学生猜想的环节意义就减弱了。
另外第一个班课上没有准备牛奶,发现部分学生将“没有颜色”和“白色”混淆,课上以牛奶为例口述,让学生体会区别。第二个班的课果断调整,特意加上牛奶,在只管比对中明确“白色”和“没有颜色”的区别。
【科学思想如影随形】
课堂上主要给学生渗透科学学习中的具体观察方法:用眼看、用鼻子闻、用嘴巴尝。除此之外,也渗透了猜想与验证。如果在观察糖水时,先让学生猜一猜糖水有没有气味。由于有了茶叶水、咖啡的经验,学生脱口而出有气味,在老师没有表态的情况下,个别学生马上更改了答案。老师此时明确:大胆猜想很好,但猜想的结果并不一定是事实的真相,还要验证后才能得出结论,科学讲究证据。然后才请学生们闻一闻。科学思想渗透的契机需要我们平时及时捕捉,只要用心,就能如影随形。
【概念区分先抑后扬】
气味与味道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多用“味道”统称,在学生说:用鼻子闻没有味道时,我不做提示与纠正,照学生答案板书。当学生又得出用嘴巴尝没有味道时,才提出质疑:都是没有味道,看来只用鼻子闻或只用嘴巴尝一种方法不就行了,反正都是没有味道。学生说:这俩味道不一样。怎么不一样?引出气味与味道的区别。在这样的质疑与辨析中帮助理解。
【安全常识时时提醒】
课上还适时渗透了一些安全小常识:
1.不可以随意用嘴巴尝东西,只有清楚安全的情况下才可行。
2.课下孩子们意犹未尽,都想来参与实验,甚至连平时不想多喝一口的水都想尝尝,一是反思孩子们这样的实验机会太少,另外也告知学生这样不卫生,混用容易引起疾病传播。
【小组建设仍需加强】
合作是科学课常用的学习方式之一。低年级学生小组合作、分工意识还比较薄弱,需要老师不断指导。由于一周只有一节课,班级位置每周也会调换,小组不能固定。更需要明确小组合作的步骤及方法:如何分工、谁负责分工、交流的顺序是什么、合作后如何汇报展示、组与组之间如何倾听互评……还有教师怎样在掌握组间实验及汇报节奏,这些都需要在今后课堂中不断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