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会写11个字,正确读写“静谧、追随、小巷、俏丽、烘烤、音韵、演奏、探索、勤勉、漫游、亲吻、左冲右撞、意味深长、庞然大物、行色匆匆”等词语。
2.引导学生随作者进行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感受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灵的情怀。
3.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如何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独特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在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和联想来表达自己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教学计划:两课时
课时一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依托文本初步感受草虫村落的样子,借助想象还原草虫村落的原样。
教学过程:
一、直接板题,学生读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随着学习台湾作家郭峰先生的一篇优美散文——《草虫的村落》。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思考下列问题。
T: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一个句子告诉大家,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读课文的时候,教师在黑板板书下列生字词。
静谧、追随、小巷、俏丽、烘烤、音韵、演奏、探索、勤勉、漫游、亲吻、左冲右撞、意味深长、庞然大物、行色匆匆
3、练读生字词,在文中圈出这些词的出去,读读这些句子。
4、学生浏览课文,完成初读课文时思考的问题。
三、引导学生梳理全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通过下列两个问题,引导学生给文章分段,理清文章的脉络。
T1:1文章那几个自然段是具体写我的这次奇异游历的?
2文章那几个自然段是写我所发现的快乐天地?
(根据学生主要内容所找的句子,选择合适的问题。)
T2:文章其余部分又写了什么呢?
四、初步感受感受村落,还原村落原貌。
1、学生在读题,理解“村落“的意思。
2、初步感受草虫的村落: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引导感受。
T:作者把草虫的栖息描绘成人类居住的样子,你体会到了吗?说说。
3、教师根据学生的体会,进一步引导,让学生还原“村落”的原貌。
T:在作者的描绘中,草虫的生活与人类的生活简直没有两样,其实,草虫的村落本来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
五、学生读文,巩固所学。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2、完成练习册相应训练题。
3、本课生字词书写训练。
4、作业本上作业。
1读课文,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宁静( ) 奇特( ) 疲倦( )
乐意( ) 优雅( ) 问候( )
课时二
教学内容:
抓住重点句子品读文本,体会作者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和联想来表达自己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复谈话导入新课。
师;“草虫的村落”在我们的眼里,不过是土丘上的一些虫穴,
平凡无趣,尤为不被女生喜爱。然而,在作家郭峰先生的笔下却变得生趣盎然,亲切而令人难忘。这其中的奥妙在哪儿呢?
二,学习文章的主体部分,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体会作者如何观察、如何展开想象和联想来表达自己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1、学生自由读文章第二部分。根据读书任务在文章中画出相关的句子。
T:课文中写了草虫中那些“人物”?
2、读读相关的句子,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围绕“奇异”对重点句子的学习,体会草虫的快乐。重点学习1、2板块,余下部分根据1、2的方法,学生自学交流反馈。
1从“归来的游侠”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
(抓住“寒暄、意味深长、对视良久”等中引导学品读)
2从“村民和谐生活”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
T:读5自然段,说说你的感受:这是一种怎样的生活?
3从“音乐演奏会”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
T:作者认为甲虫的叫声“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从“村民的勤勉劳动”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
T:是什么力量使一只只小虫们这么勤勉地奔忙,你能理解吗?
三、情感升华,感受写法:
T:在我们眼里平凡的草虫,经过作者的眼睛里,流出笔端的却是如此生机盎然的和美场面,这其中的奥妙在哪里呢?出同桌相互讨论讨论。
四、读文巩固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完成练习册相应训练题。
3、作业本作业。
1读课文,在文中找出两个和例子相同结构的词语,并把它记再抄写三遍。
例:嘻嘻哈哈
亲亲热热()()
4、预习《4、索溪峪的野》
1读课文三遍。
2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自己后试着结合课文理解。
附板书:
3、草虫的村落
寒暄
对视良久
驻足痴望
奇异:灵泉快乐
勤勉
智慧
……
亲近自然
(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自觉得是成功的。成功之处在于我把新知识真实地建立在学生实际生活基础上了。实际中“草虫的村落”不过是草丛下土丘四周散布的虫穴,虫穴边来来往往的草虫。课文中的“草虫村落”经过作者丰富的想象,巧妙表达却显得那么奇异。虫的世界一下子变得亲切、和美、温馨、朴实,用作者的话来说,那就是一个“快乐的天地”。
学生在感受语言美中与生活实际经验比较,自然不难得出作者“亲近自然”的主题,自然不难得出奥妙来至于细致的观察,恰当的联想,丰富的想象。拟人与比喻的修辞无需教师多讲,学生自然感觉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