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执教了《群众也在淋雨》一课。这篇课文主要讲述的是1965年的一天,周恩来总理与几千名群众共同在机场欢送外宾,面对突然而至的大雨,周总理拒绝了工作人员给自己挡雨,坚持与群众一起淋雨的事。课前,我心里想着:周总理的人格魅力震撼着许许多多中国人的心灵,这篇课文我一定要好好给我班的孩子们讲讲我心中的这位伟人。
课上,为了帮助孩子们激起想要了解周总理的渴望,我绘声绘色地讲述了一些有关于周总理的生平介绍,尤其讲述了他在外交上对祖国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在讲述中,我悄悄地观察着孩子们的表情,看到绝大部分同学都听得津津有味,个别女生还红了眼睛,那是被周总理的事迹所感动的,我见了心里暗自欢喜,这不正是我想要的效果么?接下来走入了文本,学习进入课文重点部分,我问道:“外宾登机时,下雨了,周总理是怎么做的?”,一小组代表汇报“他仍站在原地彬彬有礼地向外宾挥手……”。我肯定了这个正确的答案,进一步抛出问题:“从这里可以看出周总理是个怎样的人?”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懂礼貌”“讲礼节”“彬彬有礼”等等,我有力地回应:“对!周总理就是这样彬彬有礼的人,他不忙着躲雨为的就是要维持一个国家总理的好形象,不能让外宾小看了我们……”。突然,“吃吃吃……”一阵压抑的笑声传到我耳里,是谁在这样的氛围里开小差?我用目光搜索着,锁定目标是一小班干,咦?她怎会如此“放肆“?我纳闷中,索性请她站起来回答我的疑惑吧!她丝毫不觉惭愧,仍在努力克制自己发笑地说道:“老师,你说周总理很懂礼节,可是图上他怎么穿着拖鞋?”这个回答有如晴空炸雷,全班顿时乱成了一锅粥,大家都看仔细看图验证这句话的对错。
图中,周总理与另一位领导穿的鞋子看得不太真切,应该是当时的一种网格状款式。我正要解释说明,突然又有一个声音嚷道:“老师,图上究竟谁是周总理呀?”晕!搞了半天,我竟然在引导看图时都忘了指出谁是周总理。也许是因为在我小的时候随处可见毛主席、周总理的画像,潜意识里便以为学生都会理所当然地认识周总理吧。瞧我今天多粗心啊,太不应该了!于是,我做了自我批评,并追问:“谁能说出图中谁是周总理?”教室里沉默片刻后,终于有几只小手举了起来,看样子似乎都不太自信呀。第一个回答的是一男生:“是第一排中间那个!”啊?我不经意地皱眉问:“你是怎么判断的?”他答:“因为中间那人胖胖的,周总理是大官,大官大部分都是胖的。”我不再急于纠正和指出结果了,干脆就让这些举手的孩子都来说说吧!答案二:是第一排左边第一个,因为他挥手看起来最礼貌;答案三:是第一排最右边那个,我看过周总理的相片,这个人很像;答案四:第一排最左边那个,是我妈妈告诉我的……什么乱七八糟的理由都有了,回答的6人中却只有一人答对,就是说看过周总理相片的那位男生。之后,我把课堂上出现的这两个“意外”逐一进行了解释,孩子们信服后,才又回归到文本。
今天在课堂上出现的这些状况,让我陷入了思考:首先,我存在教学上的疏忽,没有及时引导学生认识周总理;其次,对课堂预设考虑不周,欠缺足够的教学机智;最后,如何教学此类与学生认知相距甚远、时代背景久远的课文,一定要播放相关视频资料吗?对此,我会进一步探索,多交流,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