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我上了一节数学课,内容是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角的分类》,现把过程摘录如下:[案例一]首先,我由复习角的知识导入,接下来出示6个三角形,要求观察这些三角形各有几个锐角、直角、钝角,又提供了一张表格让学生填写,然后请学生观察、分析表格,给这6个三角形分类,还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形式。学生顺利地给这些三角形分了类,又得出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概念……
这样小心翼翼上出来的课,并没有得到王庆念老师的好评。她认为这样的课太按部就班,狭窄了学生的思路,太呆板,学生思维不活跃,学生的观察分析只停留在数字表面。后来,在她的建议下,我重新作了调整,在我另一个班级实施下来,有了可喜的变化。
[案例二]课始,出示6个三角形,提出要求:请大家仔仔细细地看,想一想,可以给它们怎么分类?说说你的理由。思索片刻,就有学生举手发言:“有两个三角形中都有一个直角,分为一类。”
师问:剩下的4个还可以分吗?又有学生发言,将剩下的三角形分成了两类,也都说出了自己的理由。在学生明确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意义后,我提了个问题:为什么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只要求有一个角是直角、钝角,而锐角三角形却规定必须有三个角都是锐角,这是不是有点不公平?学生沉默了,我发出了“挑战”:这么一个小问题,就把你们难倒了吗?大家可以讨论讨论。稍过一会儿,就有了学生的精彩发言:
生1:每个三角形中都有锐角,如果有一个角是锐角就是锐角三角形的话,那就不用分了。
生2:我发现每个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除了这两个锐角以外的角是什么角,这个三角形就是什么三角形。
生3:如果有两个角是直角就围不成三角形。
生4:(急着举手)如果有两个角是钝角也围不成三角形,更不用说三个钝角了。
……
[教后反思]
两节课一比较,我不禁又想起了王庆念老师的话“要无限地相信学生的潜力!”、“问题要有挑战性,不要只在平地上走路”。接受这样实实在在的指导,真的是太好了,我好像一下子明确了数学教学的方向、目标——要培养孩子的数学思考,课堂上要有思维碰撞的火花。同样的一个教学内容,案例二中,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以活跃状态,有些甚至比教师说的都好,我感动于我的学生的智慧,学生真的是有无穷的潜力。
其实,在我平时的课堂上,还是经常有“火花”闪现的。可是,一到上教研课,我就紧张了,我真的是不明白什么才是一堂好课,我以为稳稳当当,在自己预定的轨道上不要出什么差错,更不要节外生枝,一切尽在意料之中,时间把握得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就是好课。就比如船行海上,风平浪静,顺利到达彼岸。可是,现在我明白了,船能在惊涛骇浪中航行才算得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