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新学期正式上课第一天,我上午本来没有课。可是,因为付佳老师生病请假,我就去代四、一班的语文课。
第一天上课,又是我这个“新面孔”,所以一班的学生精神抖擞,注意力特别集中,纪律出奇得好。
先导入新课,理解“观潮”中“观”的意思和“潮”形成。接着让学生初读课文,从文中找出能形容钱塘江大潮的中心词——天下奇观。
然后,我让学生谈一谈:“观潮”和“天下奇观”中“观”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你通过比较发现了什么?
学生马上发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词中的意思是不同的。从而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丰富内涵。
之后,我通过范读、自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在指名读时,我发现“大堤、笼罩、屹立、人声鼎沸、横贯江面、踮、风号浪吼”等词语对于学困生来说是难点,于是,我采取随文识字的方法,指导学生认读。
最后,我让学生默读课文,然后思考:通过默读,你从文中了解到了什么?学生马上从文中找到“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盐官镇是观潮最好的地方”“观潮的人很多”“钱塘江大潮非常壮观”等主要信息。接着,我指导学生把这些主要信息连起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把书读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马上明白,把课文的关键信息加以整理,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节课上得很顺利。但是也出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除了以上内容,我原来还预设了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和书写生字的环节,但是课堂上却没有完成。
我反思整个课堂,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一、我对学生不熟悉,所以在提问时浪费了时间。二、读书的次数控制得不好,比如自读,可以读一遍。三、学生没有预习。
可是,我觉得主要的问题还是出在自己身上。因为我没有充分了解学情。可是,这又似乎不是理由。因为我在想,如果上市级以上的公开课,不是一样没有时间了解学情吗?所以,还是自己的课堂调控出了问题。
明天在二班上课,我要把今天出现的问题解决到最理想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