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船调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下面就是小编分享的摇船调教学反思,一起来看一下吧。
摇船调教学反思篇一
今天,我讲授了人音版三年级歌曲《摇船调》这一课,讲完之后,自己有一种轻松地愉快感,这种愉悦的感觉并不是因为完成了教学任务、或是学生歌曲唱的如何、而是我在上完这节课后,我感到了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亲切配合,那种发自孩子们内心的快乐,和对歌曲手舞足蹈的表现让我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成就感。
整节课的教学紧紧围绕着以聆听为主线,注重体验与实践,培养学生灵活的创造能力。围绕着聆听对歌 - 体验对歌 - 创造对歌 - 表现对歌等活动。在课前导入部分,我以故事欣赏歌曲的形式进行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对学习歌曲有了很大的渴望。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我先让学生有节奏的朗读第一句歌词,熟练掌握歌曲的特点,再让学生跟唱曲调,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曲调的正确演唱。在填词的过程中,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我让学生大胆的演唱,分小组进行自学,然后让学生说出难点部分,进行集体练习,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法,很快,学生便掌握了歌曲的正确演唱方法。
在表演歌曲这一环节我让学生观看了《刘三姐》影片的片段,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让学生分组进行对歌表演,当时我考虑到课堂的秩序的问题,就近给孩子们分了小组,可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并不喜欢我为他们分的`小组,他们有自己的想法,立即有孩子提出了疑问:“老师,我们不这样分组行吗?”我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勉强接受了孩子们的意见,让同学们自由结合,他们一堆一堆的聚在了一起,在表演中还是很认真的,也创编出了不同的对歌内容,我担心的课堂的秩序不但没有乱,反而更加的调动了学生的表现热情,这一环节成为了整节课的亮点。在自由创编的过程中,孩子们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充分的发挥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孩子们在快乐中结束了整节课的教学。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我明白了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多更加的注重 “ 快乐 ” 在教学中的作用,让学生快乐上好每一节音乐课!
摇船调教学反思篇二
《摇船调》是一首流行在台湾的汉族人民中的问答歌,是一首典型的猜调,具有很强的民族风格。曲调优美,歌词质朴而风趣,非常适合儿童学习、演唱、表演。
我国的谜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民间文学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表现与测试智慧和培养智慧的一种艺术形式,所以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到谜语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以让学生从听觉入手,感受与体验为主线贯穿教学始终。通过师生、生生等互动的形式进行有效的音乐活动,使学生始终处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中学习歌曲,通过让学生感受摇船的韵律感,准确的把握歌曲的音乐形象,充分感受台湾民谣的音乐风格与情趣。
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训练,是音乐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块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化,会造成学生死记硬背而产生心理负担;反之则不利于学生音乐知识的掌握与巩固。老师上的枯燥,学生学的无味。在这节课中我仔细研究了曲谱,从节奏、音高的特点入手,运用了形象化地手段,让学生在轻松地氛围中自然接受了理论知识。
例如:引导学生通过摇船律动的动作,解决本课的节奏难点。“复习反复跳跃记号”这一环,我也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它的含义,而是通过演唱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而解决问题。
分析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我设计了形象化地教学语言,将歌曲中节奏、音高等难点的讲解,结合到歌曲情境中。比如︱ X X ﹒︱这个附点切分节奏,通过律动做划船的动作,来让学生感受“推出去”的感觉;特别是“在眼前哪?”这句,在歌曲中出现两次,且两次节奏不同,学生极易混淆。试教的时候,我采用的是反复范唱、学唱的手法,虽然学生最后掌握了,但是给学生的感觉就是一种枯燥的任务 。在二次修改时,我更多从学生角度考虑,用语言将难点直观化、形象化,用不用的摇船动作来区分两个节奏,学生学唱两遍之后,就基本掌握了,而且学得很有趣。在解决四句“圆圆”音高的时候,则根据其旋律走向特点,生动化,学生易懂,又觉得好玩,而且便于记忆。
需要改进的地方:尽管我在本堂教学设计中体现以学生 的感 受与体验音乐为主线,通过意境的创设,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体现了学生的课堂中的积极主动参与,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在课堂中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过于简单,没以学生为主体,在学唱歌曲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多让学生唱,尽量站在学生的角度学唱歌曲,在创编表演环节中时间应该给足充分,老师应该为学生考虑,更充分的挖掘学生的潜能。
【摇船调教学反思】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