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游褒禅山记》的教学反思案例

时间:2021-08-31

课文《游褒禅山记》的教学反思案例

  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一)

  此文的教学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疏通文意。

  疏通此文的方法步骤。

  一、个人独自阅读,划出自己无法解决的字词句。

  二、小组讨论,各组员划出的字词句,解决部分问题。

  三、教师下到小组内部,收集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

  四、教师收集完信息后,于课堂上一起解决各小组的翻译问题。

  以上四部共用时两节课。

  效果反馈较好。

  第二阶段,个性化阅读。

  我没有给他们做文章内容的分析。要求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篇个性化阅读体验。之后各小组挑选出最好的成果,轮出一个组员上台宣讲。

  在学生宣讲之前,我先朗读自己的阅读体验。

  我的阅读体验 -----

  《成功需要什么》

  王安石游褒禅山有两得。

  一得为“志”与“力”与“相助之物”三者结合才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王安石说的志,是指意志力;力,是指能力。为什么理想是“可能实现”而不是“一定实现”呢?因为文章有一句“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在意志力、能力、相助之物三者中。王安石认为意志力最重要,所以先说“志”,他说“ ……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其次说“能力”,“ …… 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最后说“相助之物”,“ ……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为什么王安石以认为意志是最重要的东西?我是这样理解的:有意志的人会最大程度地发挥他的能力,会想方设法利用外物来帮助。用尽了意志,意味着用尽了能力,用尽了可帮助的外物。所以,王安石会说“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所做的事已经超越了自己的能力,这是没有办法的。但是“力足已至(而不能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因为,力足已至而不至,一定是个没有意志力的人。没有意志力的人是无论如何也做不成什么事的。

  然而,我相,如果努力的方向错了,再怎么有意志力、有能力、有相助之物,也是不会成功的。比如,你羡慕孙悟空的七十二般变化,也努力拜师学艺,希望学得孙悟空的本事。你再怎么有意志力,再怎么有能力,再怎么有相助之物,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要选对方向。

  怎样才能选对方向呢?这就涉及王安石的第二得了,那就是“深思慎取”。

  王安石对于扑碑得出的道理是“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因为做学问不这样,就会出现谬误。但他没有想到,选择努力的方向也应该如此。

  现在,我把王安石的两个道理合为一个,即:目标的深思慎取,加意志力,加能力,加相助之物,一定等于成功。因为深思慎取的人会根据自身的能力以及各种情况制定合理的目标。

  王安石得出了这两个道理,可惜他没有把它们合在一起。或许,这就是他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吧。

  阅读体验的写作到宣讲结束用时四节课。但效果达到了我的预期。

  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二)

  这篇课文,作者借游山告诫后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深思慎取,严谨的学风,古人为我们树立榜样。

  作者更是借游山,向我们说出了他对待成功和失败的态度,也就是“归因”方法。王安石说,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 ,则游者众;险以远 ,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 ,而人之所罕至焉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然力不足者 ,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 ,而又不随以怠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 ,于人为可讥 ,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王安石这段议论,意义深刻,既说出了不怕艰难,勇往直前,领略险峰上的无限风光的人生态度。也说出了“尽吾志而无悔”改革决心。

  王安石把游山(准确说是游洞)的成功归为四个条件,一是有志;二是有力;三是有物;缺一不可,四,当然还有难度:“险以远,则至者少”。但是他最强调的是志。在物和力允许的情况下,要“尽吾志而无悔”。

  王安石提出了非常重要的归因方法,一个人做事的成功和失败,怎样的归因才有意义?一般归因可以是任务的难度,可以是客观的条件,可以是个人的能力,可以是努力的情况(四归因)。

  归因到任务的难度,往往产生畏难情绪。电影里“国军”打了败仗,将领对蒋说,“不是我们无能,是共军太狡猾!”他们的错误是把失败归因于任务太难,失去自信。归因到客观条件,不是积极的态度,因为人改变客观较难,产生“等靠要”的心理,而改变自己容易做到。归因到个人能力,往往产生悲观情绪,觉得自己不行,因为能力不是一时半会可以提高的。只有归因到自己的努力程度,才是积极的。因为努力从现在开始,就可以努力去做。

  期中考试结束了,同学、老师都在分析半个学期教与学的得失,学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树立正确的归因方法,很有必要。

  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三)

  这一课是一篇经典课文,是王安石散文的代表作。作为一篇文言文,它是浅显易懂的,理解起来不会有太大难度。如何教才能有最佳效果呢?

  我看了一下张正耀老师的《游褒禅山记》课堂教学实录,受到了启发。直接以研讨“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内在联系为教学的切入点。这样做,既体现了文章写作的本意,又紧紧抓住了文章的核心内容,使得教学主干突出,重点明晰。文言并重,才能得到更大的收获。

  在第一个班上课时,我按照原来的教学设计方式进行的,先作者介绍,后介绍其散文热点,然后播放顾威《游褒禅山记》的示范朗读,让学生找难读的字音,谈谈自己的句读的划分朗读。再一段一段的梳理文意,结果自己上的不太满意,更不用说学生了。

  在第二个班上课时,吸取了上一节课的教训,在分析完字音节奏后,让学生自己谈了不懂得字词句,然后再让其他同学谈谈自己对这些疑难的理解,在交流合作中学习提高。在学习中,学生梳理“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这一节时,我顺势引导学生:“这里余于仆碑到底指什么碑啊,大家找一找前面什么地方照应?”学生很快找到“有碑仆道,其文漫灭”一段,()然后引导学生品味这段议论的意义,同学们对这段话是怎样理解的?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再引用近代大学者梁启超曾经评价王安石的这篇文章“荆公则学人之文也”,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王安石的这篇散文是一篇学者的随笔,看似游记,其实论述了学者治学的道理。作者从个别到一般,由“华山”的“音谬”概括出社会上辗转讹误,相沿失实的普遍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又是从具体到抽象,概括出研究事物必须去伪存真的道理。从正面加以肯定,强调“深思而慎取”。这正是倡导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认真的求实精神。这样一改,效果很好,自己从学生实际出发,然后由此自然生成的东西才是最好的资源,在此基础上的教与学才是最有效的。

  看来,人只有不断挑战自己,只有课下多付出,多备学生,才会有课堂的精彩;温家宝总理在答中外记者问时,引用了王安石所说的三句话:“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只有不断变革,才会有光明的前途。满井游记教学反思登泰山记教学反思窃读记教学反思

【课文《游褒禅山记》的教学反思案例】相关文章:

1.课文《麦哨》的教学案例及反思

2.案例教学反思课文

3.课文《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

4.教育案例的教学反思

5.课文《秋天》的教学反思

6.单元课文的教学反思

7.课文《燕子》的教学反思

8.课文《影子》教学案例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