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的手》教学反思

时间:2021-08-31

《温柔的手》教学反思

  《温柔的手》大家讲完之后就需要反思一下了,那么反思什么呢,教学反思如何写?下面小编为你介绍《温柔的手》教学反思,仅供参考!

  《温柔的手》教学反思

  对于二年级的语文教学,我们一直都很困惑,到底应该怎样教,教到什么程度,应该遵循什么样的思路呢?我们几个都是从六年级下来的老师,所以在教学时,总是会有高段教学的痕迹,我们是想让孩子们更深刻一些,可是还得遵循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到底应该怎样处理这些关系呢?

  近日在进修王老师到我校指导教学时,有幸得到了她的指点,真有拨云见日,茅塞顿开的感觉。一下子找到了教这一册教材的感觉了。心底里是异常的高兴和佩服。佩服王老师的教学评价功。以往总是在网上或房间里听到老师的演说。如今针对我的课堂教学指导的具体做法,真正体现了王老师研究的深刻。她亲和的态度和极具操作性的指导评课令我们几个做课教师深受感动。

  在教学《温柔的'手》一课之后,我有如许失误和改正的建议:

  1、在第一自然段的“惊慌失措”的理解上,感觉过于难了,只要知道着急害怕就行了,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不要要求太高。朗读的效果很好。

  2、在后几段(3-13段)的教学中,忽视了字词的训练,应该抓住词,抓住文本。比如:在讲人们“安慰”小姑娘的时候,可以想像人们会说些什么,通过生活实践体会“安慰”这个词的意思。这里体现出了人们对于小姑娘的关心,那么你能用关心的语调再读一读这句话么?通过朗读理解词句。而我在教学中,想像的过多,脱离书本的时候过多了。

  3、我能够把知识“深入”了,但是没能够“浅出”。对于“善良”这个词可以说一句话来理解。后段中的“互相”也要让孩子们体会理解。

  另外教学环节的设计中,要考虑到这一单元的主题。

  4、在写字教学这一环节中,原来我的想法是,让学生在优美的乐曲声中观察老师写字时的感觉,让他们感受到写字的美感和乐趣。然后自己在摹写一遍。但效果却显得流于形式,没有关注教学的实效性。王老师建议我在指导“善”这个字时,先范写,注意关键笔画的位置,观帖,看完后再试写,同桌可以说一说评一评再写,一般写三个字,一个比一个更好。评价最后一个字。

  《温柔的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8个会写的生字,11个会认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爱心”。

  教学重点:

  1、学会生字,能正确地读写运用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切身感受母爱的温柔。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看到课题,你想到了谁的手?为什么?

  学习“柔”。

  二、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随文识字,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城:理解字的意思,跟“乡”相对。

  牵:做动作理解字义。

  掌:形声字。

  惊惶失措:害怕紧张。

  三、朗读课文第2~6自然段。

  围:借助课文插图,做动作理解字义。

  奥利亚:外国女孩名。

  四、朗读课文7、8自然段。

  笑:第七笔是撇。

  慰:安慰,使人心情安适。

  善:注意写法。

  五、朗读课文9、10自然段。

  辫:与“辨、辩”区别学习。

  淡褐色:联系生活实物理解。

  六、朗读课文11、12、13、14自然段。

  痣:形声字。

  互:查“一”部、互相。

  七、复习,认读生字。

  八、书写生字。

  九、作业。书写生字;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朗读生字。

  二、学生默读课文,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话概括课文内容:本文讲了小姑娘找妈妈的故事。

  三、读1~6自然段,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课文中哪一部分写得有意思?好妈妈是妈妈的名字吗?为什么小女孩会这么说?

  同桌练习朗读对话。

  四、分别朗读7、8自然段,9、10自然段,11、12自然段,谈谈为什么小姑娘会这样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

  同桌练习朗读这几段话,男女生配合读,师生配合读。

  说说,小女孩的妈妈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

  五、朗读最后两段,为什么小姑娘会很快找到妈妈?

  六、表演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读一读,会写的写下来。

  二、做一做。

  根据书中提示先去了解爸爸、妈妈,然后利用画画、办报、照片、写作等形式展示成果。

  三、练习题。

  1、看拼音写词语。

  2、填空。

  措()不() ()()不得 善解()() 掌上()()

【《温柔的手》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二年级语文长春版《温柔的手》的教学反思

2.《温柔的手》教学设计范文

3.《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4.小学作文奶奶温柔的手

5.《音乐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6.《美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7.生字教学教学反思

8.《反思反思》教学反思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