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与部分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注重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对话是反思性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反思不仅仅是“闭门思过”,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也是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途径,下面是关于整体与部分教学反思的内容,欢迎阅读!
1.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对“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探究,考虑到学生对第一单元“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掌握较好,有了这个知识基础作铺垫,所以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去探索,经历“画线段图分析思路列式解答”的全过程,体会这种问题的特点,掌握解题策略。
习题的设计以自主练习为主,根据需要个别习题改变了呈现形式、调整了顺序:先由基础开始,逐渐进行提升,体现练习题的基础性、层次性、对比性和综合性。
2.亮点:
本节课线段图利用的较好,不同思路从线段图的分析上一目了然,达到了数形的有机结合,即:线段图与解题思路、算式。
3.困惑:
从教材说明上看,本节课要加强“分数乘减混合运算”的学习,但教材的设计上没有提示,在哪个环节揭示运算顺序较适宜。
在进行《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的课堂教学时,出现了一些令人尴尬的局面,课堂气氛过于活跃,以至于有些偏题,有些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故意跑偏,以求哗众取宠,浪费了时间,导致延堂。
我们都知道,在不同的课型下存在着因采取不同教学策略而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的问题,所以,一位优秀的教师,面对日益丰富、充满灵性的课堂教育教学实践,就必须在课堂教学策略上树立“弃佳求适”观念。在实际教学时面对众多的教学策略,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不要相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而应该针对不同教学内容,依据教学设施、自身及学生特点加以分析、选择,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思考而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策略。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主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虽然有利于学生迅速进入课堂教学的主体角色,但如果营造氛围只是一味地迎合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就会形成放任自流,一盘散沙,甚至失控的局面。因此,我们在营造氛围时要牢记自己“组织者”的身份,我们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确定合适的教法,结合学生特点对课堂教学作精心的安排和合理的组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保留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形象,及时发现“散漫”的苗头并加以制止。因此,氛围的营造要坚持适度原则,我们应该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却不能把自己等同于学生,这样才能课堂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操作时,笔者以为坚持以下做法很有必要:
1.教学策略要与教师的教学风格相对应。不同风格的教师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对同一教学目标也会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只有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策略才会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既让教师自身得到成长,也使学生得到发展,以杜绝“东施效颦”的不良现象。
2.教学策略要与学生的`学习方式相匹配。这里的相匹配主要指教师所采用的教学策略对学生来说不很熟悉,带有一定的不适应性和挑战性。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战胜不适应性和挑战性以显示自己能力的渴望,满足自己的成功欲,从而得到发展。
3.教学策略要与学生的天性相符合。人的天性一般而论主要涉及人的行为方式、思维习惯、语言交流及价值观等。不同的教学策略所提供的环境会对学生上述天性的发挥产生不同的影响,既可能使学生原有的天性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也有可能使良好天性潜能受到压制甚至被扼杀。所以不论是发现策略还是讲解策略,对不同的学生和教师而言,都存在着合理性,只要应用得当都能成为最佳的教学策略,不必强硬搭配。
【整体与部分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2.整体与部分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