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之初》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字经》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很爱读,特别是一年级学生,他不懂意思,但是他可以读得津津有味,因而读是没有问题的。对意思的理解却是有一定难度的。于是,我借助故事来帮助学生理解含义。在教“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时,我就讲了两个故事来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是《三害周处》的故事来帮助学生理解“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故事大意是:古时候有个叫周处的人,因为到处打人,乡亲们把他和南山的猛虎、北海的蛟龙并称为三害。后来,他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凭着自己的武功除掉了猛虎和蛟龙,成了一个好人。通过这个故事的叙述,学生理解了这两句《三字经》的含义,读起来也就更有味道了。这堂课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本课虽然是识字课,引导学生进行识字写字是教学重点,但是由于本课内容节选自《三字经》这一经典的儿童启蒙读本,所以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多介绍了一些有关《三字经》的知识,以激发学生对传统国学的兴趣。比如,上课伊始,出示《三字经》的书籍图片,通过生动有趣的介绍激发学生对《三字经》的学习兴趣。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的意思从而理解句子的意思。
在课文学习结束时又出示《三字经》中关于“孟母三迁”和“孔融让梨”的句子,通过拓展故事让学生进一步直观感受《三字经》丰富的知识和有趣的故事,自然激发了学生阅读《三字经》的兴趣。本课的教学不仅让学生扎实地识字学词、训练朗读,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对传统国学的兴趣,在学生心中播下了传统文化的种子,这对学生来说,甚至是比学会字词更重要的收获。
本文内容选自国学经典《三字经》,字数整齐,上下两节,每节四句。朗朗上口的诵读极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课程标准强调的基本理念。因此,本课设计以学生自主交流、小组互动为主体,努力将学生的.识字愿望与课程标准理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习独立识字”,获得识字过程的丰富体验。因为这篇《人之初》对于我们的孩子都很熟悉,平时背的滚瓜烂熟,所以读起来都很很流利,这节课只要以识字和朗读为主。开课时,就利用多媒体手段先播放录音激发兴趣,再播放视频了解内容,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识字和朗读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初读课文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汉字,多种方法读准字音,先是拼音读,卡片开火车读,小老师领读,让后进生和一些平时不喜欢举手的 孩子当小老师,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为下一环节的集中识字奠定了基础。再次朗读时,注意提示学生三字一停顿,也是把握文本特点,为体会和理解文本韵律做好准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小组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识字方法得到互补。在此基础上,我通过演示、资料补充,使学生对生字的字形和字义获得整体的认识。低年级教学中,理解文本大意虽然不是重点,但是适当理解文本,感悟传统文化魅力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本节课的内容,要让我们的孩子字传统文化上感悟。我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思路的方法降低学习难度,引导学生轻松理解文本大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理解文意有点难度,我是先让成绩好的同学先讲,通过字面意思去理解,然后我稍作点拨,刚开始对三字经只会背不会理解的基础上很难去理解。我们只有吃透文本,才能真正的理解文本。
学本课堂要构建生本高效课堂,张校也常说,向40分钟要质量才是搞好教学工作的保障,上完一节课要习惯问问自己“我这节课学生学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在短短的一节课中,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多的 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兴趣,才是高效课堂,这样才能体现以人为本,我正是朝着这个目标去跟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之、初、性、善、习、教、迁、贵、专、幼、玉、器、义”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之、相、近、习、远、玉、义”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道理。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教学难点: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道理。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听说过《三字经》吗?谁会背诵啊?(学生试着背诵)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字经》中的一部分吧!(教师板书:《人之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思考你听到的课文是什么意思?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之、初、性、善、习、教、迁、贵、专、幼、玉、器、义”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之、相、近、习、远、玉、义”,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文详解。
(一)诵读感悟。
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2、指读,随时正音,
3、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
4、指读一生评一师评。(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
5、拍手打节奏,齐声背诵。
(二)深读课文,内容解析。,
1、人之初。
(1)全班朗读。
(2)小组交流第一段的意思,小组汇报。(教师引导)
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2、子不学。
(1)全班朗读。
(2)小组交流第二段的意思,小组汇报。(教师引导)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3、观看视频《孟母三迁》。
师:同学们,你们从这个故事中知道了什么?
生1:环境对学习的影响很大。
生2:父母对孩子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影响。
生3:孟母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
五、总结全文。
学了这一课,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设计:
《识字8人之初》
学习环境专心一致
人之初懂礼、成才
好好学习持之以恒
课后反思:
人之初,本性都是善良的。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如果受到不良影响,忽视了教育,就可能会变坏。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还是教师给予得较多,把自己的感受过多地加给学生。其实,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给学生更多的讨论交流的机会。教师只需在学生确有困难的地方点拨指导,教给学习方法,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人之初》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3.人之初教学课件
8.人之初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