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活动。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阅读教学教研活动反思,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阅读教学不仅是给予学生字词记忆,主题思想的理解结果,更应是获得阅读过程的感悟体验,获取结果的方法。这一个月的阅读教学中面对农村中高段学生阅读教学,我做如下实践。
一、初步阅读,读通读顺看准要扎实。
学生面对一篇课文如何下手。首先引导朗读,做好断句,重音,停顿等让学生能读通文句。此处至少要读两三遍,不排除教师领读或范读;其次,基础字词记忆理解。在通读两三遍课文后,就得认识和书写生字,理解新词了。在学生初步读通文句后,再默读全文,画出生字,并注音观察字形结构;圈出新词,结合语境试着感悟词意。最后规范书写,看准字词。在写中要求正确,规范,整洁,姿势正确,不在于书写数量,更注重的是结构笔画正确,整体布局的美观,姿势的正确——习惯才是关键。
二、明白内容,走进文本故事是阅读的前提。
学生阅读一篇文章就如同看一部电影,在起码要了解讲了什么事,介绍了怎样的物景吧。那么小学生如何能较准确的把握概括文章的中心呢?经过实践有以下方式引导。
(1)最常用的段意串联法。此办法就是学生第五次较慢的逐段阅读,然后在各段寻找总起句或中心句,亦或先说(写)出每段的段意,再次将各段意思连起来。这种方法运用于自然段较少,各段意义集中明了的文本。如《观潮》《赵州桥》《索溪峪的野》等十分有效。
(2)文题扩展法。这种办法较为简单,只需教师巧妙的诱导,以填空或问答式即可。如写景物的文章《观潮》《记金华双龙洞》什么时间地点,观看哪里的什么样的景就可以了解文章中心;再如写人的文章《詹天佑》在什么情况下干了什么事等。
(3)因果追寻法。此法从文章故事前因后果或脉络线索入手,清晰而又准确的去追索。如《实际地图上的发现》一文,引导学生从,谁在什么时间,因什么看什么发现了什么,他是怎么做的?讲这些问题穿起来即可归纳出文章主要内容;再如《将相和》一文一句故事间的前因后果进行拓展补充也能轻而易举的引导学生概括文章中心。
(4)中心拓展法。这是在通读全文后,找出全文的中心句或中心段,然后扩展充实。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抓住文末“伯父就是这样的人,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围绕着中心句,适当地拓展填充课文通过救助车夫,关心女佣的几件事,展现了伯父……很是清楚。再如《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抓住文章第一自然段,结合文中三个故事的串联,就找到了中心。通过……告诉我们……。
(5)回忆揉合提炼法。此阅读法相对对于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要求较高。在学生熟读文本后,通过学生自己在大脑中像放电影一般,将课文播放,其自身经过提炼取舍,然后把留在大脑的情节画面复述出来。做到完整,条理清楚,或是简明扼要,需要较深想象,概括和思维能力。
三、深入阅读体验,感悟精髓,精神成长,是阅读的关键。
阅读教学不仅要教学生字词积累,了解内容,更要从文章中学习遣词用句的技巧方法,阅读语感,生命重塑精神的成长。从文字中感受智慧精神,人格意志,自然万物的灵性,和那事理解释的真理,完成学生生命的塑造。因此,借助文章,教给阅读体验的方法策略,培养有效阅读习惯至关重要的。
(1)走进故事,立足角色,去体验主人公(作者)的态度情感和表现手法。这要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走进故事。如《山中访友》《山雨》等文章作者的赞美,喜爱溢于言表,流于字间,而喜爱之情就在灵动比喻,排比之中;《穷人》《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詹天佑》人物的精神人格就彰显在心理,语言和动作中,引导学生在深入了解故事后,紧贴关键句段品读感悟,既有人生观,价值观的感染,又有表达方法的领悟。
(2)了解背景,明确指向或环境,感受时代精神,领悟情感导向。如教学《太阳的话》,必须了解艾青写作时的历史背景,才能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就得了解国际环境不平静,潜藏的危机和不幸,感受自己的幸福等。
(3)思考是阅读升华,批注是思想的沉淀。阅读教学就是有目的的阅读,就是教师在引导阅读中熏陶孩子,提升孩子塑造孩子的生命。因此,在阅读特定环境培养思维情感和语感能力是教师职责。例如教学《爬山虎的脚》叶老说“那叶子绿的鲜艳,看的舒服”鲜艳写出了爬山虎的生机勃勃,生命力强,舒服流露出作者的喜爱;再如《蟋蟀的'住宅》一文,蟋蟀挖掘洞穴的过程足见他的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啊。提醒帮助学生将自己的理解感悟写在字里行间,这种自己理解书写习惯的养成需要长期的引导和坚持。学生在阅读中顿悟,熏陶中提升,理解中思考,记录中反思,这是边思考边阅读最佳方式,也是灵魂成长的有效途径。
阅读教学是有目的的阅读,教师的扶和导是学生阅读收获最大化,阅读能力形成的关键。
什么是真正的学习?萧伯纳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之后我们彼此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之后彼此就有两种思想。”我觉得萧伯纳说的这句话就是关于学习的解释。同时我也认为,真正的学习是“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之后我们彼此都产生了一种新的思想。”真正的学习必须是学习者在与他者倾听、交流的过程中,不停地吸取他人的思想,同时修正自己的思想,建构起全新的思想,那便是真正的学习。我认为,学生最需要培养的就是这样的能力。
今天和学生们一起学习了《窃读记》这篇文章,今天的这节课主要是进行展示交流。在今天的交流中,最让我感到意外的是第一个发言的学生,他的成绩在四年级的期末考试中是全班倒数第二名,但是围绕着“文章哪些句子体现出了作者喜爱读书?”这个主问题时,他是第一个进行发言的,并且说明了自己的理由。有理有据,充分地体现出了他在自学的时候自己对文本的思考。这便是我希望看到的,我希望所有的学生都养成读书与思考的习惯,学习原本就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仅仅只需要在关键时刻进行相关的点拨而已。在交流的过程中,也许是开学来的第一次的阅读教学,学生们还有一些拘谨,表达的意愿不是很强烈。但是,我也看到了一种很好的现象,大部分学生在倾听别人发言的时候都是比较认真的,而且边听别人的发言边在做笔记。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在以后的课堂中,我也会多让学生注重这方面的问题。
教学的确是一个师生相互成长的过程,在课堂上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成长,更能够促进教师的成长。以前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分析句子的时候,只注重让学生去寻找句子中的关键词,却很少引导学生去观察句子中的标点符号及相关的语法知识。在今天的教学中,我才无意间注重到这两个方面的重要性。利用关键词来分析句子,只是一种最基本的方法,当学生对这种方法有了较好地掌握地时候,要逐步地引导学生学会全面地去分析句子,从多方面的不同地视角来分析句子,而不是仅仅通过关键词的方式。另我感到十分欣慰的是,今天在课堂中提到了这一点之后,马上就有一个学生活学活用,而且也是一个基础一般的学生。尽管教学改革是一个十分艰难的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困惑,但是我也会一直坚定地走下去,尽力地推动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今天和学校新来的刘老师进行了一次深入地交流,我给他看了一下去年我自己编写的导学案,他对我的导学案提出了许许多多的建议,听了他的一番见解之后,我深有所悟,确实让我获益匪浅。虽然在课堂教学方面我们存在着一定的分歧,但是有分歧才是最好的,只要都在课改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只要能够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都是很好的。我希望看到的是百花齐放,而不是一枝独秀,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我们学校的教学改革。
【阅读教学教研活动反思】相关文章:
2.关于阅读教学反思
3.群文阅读教学反思
4.阅读教学反思
5.课内阅读教学反思
6.主题阅读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