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以内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0 ~ 51页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对几个事物进行搭配的过程,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对几个事物进行搭配的所有方案,探索搭配的规律。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验证、归纳,并主动与他人开展交流,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逐步优化的过程,发展符号感。
3、结合具体,让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让学生在探索规律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在他人的帮助下,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探索策略
三、教学准备
3种点心、2种饮料的贴图;3件衬衫、2条裤子、3条裙子的贴图
四、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平时早餐喜欢吃什么?如果给你提供汉堡、馒头、蛋糕3种点心,(贴3种点心图)你准备选什么?如果只选1种点心,共有几种选择?
再给你提供牛奶、豆浆2 种饮料,(贴2种饮料图)如果只选1种饮料,共有几种选择?
如果请你选1种饮料再配1 种点心做早餐,你准备怎样搭配?
谈话:看来我们有多种不同的搭配,那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呢?猜一猜。
(二) 独立探索,合作交流
1、独立探索
谈话:是不是6种呢?每个小朋友动手验证一下,你能写写画画表示出各种不同的搭配吗?
2、小组交流
谈话:你是怎样选择的,说给你小组里的同学听,比比谁的方法最好。
3、全班交流
谈话:哪一组先来交流你们的方法。
展示,并让展示的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如果学生无序找,让其余学生评价这种方法好不好。这一环节要让学生充分交流不同方法)
谈话:刚才同学们都用了自己的方法解决了问题,通过交流你现在觉得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4、谈话:你能用符号再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5、教师贴出符号。谈话:这是老师用的符号,谁来说说怎样选择,才能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
(1) 边演示边小结学生找的顺序:先找1种饮料,可以分别和3 种点心搭配,两种饮料就有2个3种不同的搭配,共6种。
(2) 谈话:有没有其他的找法了?边演示边小结学生的方法:先找1种点心,可以分别和2种饮料搭配,3种点心一共有3个2种搭配,共6种。
6、饮料的种数和点心的种数,与有多少种搭配有什么关系?你找到规律了吗?
学生回答后板书:饮料的种数X点心的种数=搭配的方法数
(三) 教学“想想做做”
1、做第2题。谈话:早餐吃完了,接下来你通常做什么事?(上学)
上学前我们搭配一套衣服穿。
出示一组服装,说说有些什么衣服?(3件衬衫、2条裤子、3条裙子)
问题1:穿衬衣和裙子,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学生独立解决。小组里说说想法。(3X3=9种)
问题2:穿衬衣和裤子,有几种不同的搭
配方法?学生独立解决。小组里说说想法。(3X2=6种)
问题3:不管怎样搭配,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学生独立解决。小组里说说想法。(方法1:6+9=15种。方法2:3X5=15种)
问题4:你最喜欢怎样搭配?
2、做第1题。谈话:穿上你最喜欢的衣服,我们一起到学校去。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少年宫去,(出示路线图)说说你获取了什么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学生独立解决。小组里说说想法。
3、谈话:少年宫双休日开设了很多兴趣班,你知道星期六开哪些班,星期天开哪些班吗?如果两天你都去少年宫你准备怎样选择?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搭配?
五、小结拓展
谈话: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搭配,你找到搭配的规律了吗?同桌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奇妙的搭配?(小组合作出题)
解读:
1、创设了充满情趣的问题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本课教师选择了生活中最常见的搭配,如:早餐、服饰、兴趣班课程的选择等搭配问题,并有几句过渡语很自然地把几个环节串成一个有机整体,课堂充满生机。
2、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再创造过程。
教师重视让学生找的过程,提倡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索、小组交流经历知识的再创造进程。
3、引导学生构建数学模型。
本课让学生经历了从实物到图、从具体到抽象的几个过程,并通过“饮料的种数和点心的种数和有多少种搭配有什么关系”这一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构建数学模型。
【20以内进位加法教学反思】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