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年就要结束了,结合本学年的工作的各个方面,我对自己在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总结,有了如下心得,希望对以后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一、信息技术课教学
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与学的新策略和新模式来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尤其是其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任务驱动”设计的教学过程
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对象,是要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但所学的也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的本身,还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按照任务驱动的理念,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或社会性的问题,创设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完成教学任务。
设计“任务”时,知识点不可涉及太多,因为信息技术内容广而杂,若一次让学生感到困难太多,强度太大,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一般应该突出重点,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常有一个循环往复过程,如课堂实例中保存时,可让学生把WORD文本保存在计算机默认的文件夹中,不必过早引入文件夹的概念,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再介绍“文件夹”的概念和操作。可告诉学生有些知识只需了解,而有的知识必须牢固掌握。对不同的知识点区分对待,可进行效率较高的教学。
2、与其他学科整合,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今计算机网络的庞大资源库和对信息的基本操作是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让学生认识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培养学生用现代化的工具和方法去处理信息的意识;各学科的考核越来越重视与社会实际问题的结合,让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络,加深学习效果,根据所学的知识在论坛中与网友讨论各种问题,进行交流、讨论、齐心协力一起解决问题,如各学科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为学生提供一些关于某知识点内容的参考网站,在信息技术课上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浏览和学习这些网站内容,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与其他学生、各种专家、教师等交流,扩大了课程资源范围,拓展了学生自身获得知识的渠道,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这一方面我做的还很不够,以后在这方面要多与其他教师多交流,加强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这一功能。
二、选修课的开设
2006年上学期,我开设了VB程序设计选修课,其结果比较理想,所有参加过该选修课的学生都对程序设计有了比较好的理解,在下学期的程序设计学习中,较快的上手,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而且有一个学生利用VB设计的《欢乐背单词》软件获得了昌平区师生电子作品大赛一等奖。
但是在该课的开设过程也有很多不足:
1、课程开设之前对于学生的选择没有很好的思路,使很多对程序设计有兴趣且有天赋的学生没能选拔出,使他们错过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同时造成我们后面开展的机器人比赛和其他电子作品比赛找不到合适的学生。
2、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也有很多不足,由于第一次开设这门课程,所以对于学生对程序设计已掌握的程度的考虑,和教材的选择都有明显的不足,虽然每节课几乎都推迟了半个小时,学生的兴趣也很浓,但是对这门课程总体掌握情况,我觉得还是不够理想。
三、机器人比赛辅导
在机器人比赛的辅导上我们取得了不少成绩,而且今年我们首次参加了机器人常规灭火比赛,并获得了北京市三等奖,虽然比赛成绩不是非常突出,但这为我们以后开展此类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反思机器人教学和比赛辅导我觉得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我们是初次参加此类比赛,虽然前期了解很多比赛规则与细节,但现场的许多问题,我们的学生应对性还是有很大问题,这就表明了我在平时训练学生时,让其放手做,锻炼的机会也比较少,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比较欠缺的。
其次参加此类培训的机会也比较少,同行和业内的人也认识的不多,所以对其的总体把握和理解也有很大的不足。
总之,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想以后我们要想在此类赛事上取得好成绩,必须从根本上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不能单单偏就一方,比如说只强调程序设计或者搭建。实际一个比赛的平台展现的是一个学生整个的人格魅力,而不仅仅是知识。我们在这方面不可过于急功心切,应将其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所以,要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新型教师,我们不仅仅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更重要的是要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来教会和教好学生,将学生的潜能全部激发出来。
【教学工作反思感悟】相关文章:
1.教学工作反思
2.感悟幸福教学反思
7.古筝教学工作反思
8.教学工作反思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