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的教学反思

时间:2021-08-31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现在很多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白杨的教学反思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篇一:白杨的教学反思

  一、优点

  1、镂空式教学设计

  我把文章从内容上分成了描写白杨和描写父亲两部分引导学生阅读。我们先是把所有描写白杨的句子找出来通读,因为白杨和人物在文章中是穿插描写的,所以我称之为镂空,我的设计是把白杨和人物两部分描写像剪纸一样剔除出来,把描写白杨的和描写父亲的像两幅剪纸一样呈现在学童面前,先整体感知,概括特点。然后把这些特点变成问题,回文阅读是哪些语言带给你这样的体会?然后加批注品悟语言、交流。在交流白杨的特点的过程中,很自然的又把白杨的特点分成外形特点和内在品质两部分。第二步,再把所有描写父亲的语句找出来通读,学童很自然的分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来体会父亲精神品质特点。第三步,在充分阅读白杨与人物的品质后,再链接白杨与人物,体会文章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2、注意文章内在的逻辑顺序

  我在分析一篇文章的时候,很注意一篇文章内在的逻辑顺序。有时候,这种内在的逻辑顺序不仅仅存在于自然段、意义段,虽没有明显地段落标识,但是,缕着这种我找到的文章内在的逻辑,大板块处理,简洁明快,能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3、用环境和白杨对比的方法体会白杨之美

  学童对于白杨的外形特点不若对白杨的内在品质理解深,这一点我没预设到。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我立刻引导孩子们把浑黄一体的环境与高大挺秀的白杨对比着来读一读,这样更能体现白杨之美。这一点的处理很有课堂机智。

  二、不足

  1.过渡语、评价语言预设不足。不足以与文章相匹配。没有事先把脚本写足。

  2.今天我听说读写了吗?

  从时间分配看,探究文章的思想内容占了大部分时间。处理的节奏不好,内容分析占的时间过多。没有训练点。有这样一种尴尬:课堂上讲的一切都不会考;考的一切都没来得及在课堂上讲。内容的分析所占的比重过大。挤占了学习表达方法的时间,还挤占了积累和运用的时间。我认为这样的课堂比例分配是很不合理的。我必须每天问问自己:今天我听说读写了吗?

  课后我又认真研读了教材,发现“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此处可以设计一个口语交际训练,让学生拓展想象哪儿指的可以是哪里?白杨还会遇到什么?写作训练除了完成课后的练习,还可以结合本单元的`习作给兄妹俩写一封信,或者写一篇赞美白杨的文字,或者采用借物喻人的手法写一篇文章。

  三、改进措施

  今天读到国际巨星裘德洛在一篇采访中谈自己塑造《哈姆雷特》这一角色的一句话,对我触动很大。裘德洛说:哈姆雷特是一个拥有贵族血统的王子,对于普通人而言是高不可攀而不能理解的…似乎这一点成了几个世纪以来莎士比亚剧作中的重要焦点。而我的角色试图推翻这一认识。他是一个性格古怪而没有头脑的人,他塑造了新的丑角形象。时而绝望,时而残酷,而对于某些人而言是致命的。他不惜杀死波洛涅斯。暗中害死罗生克兰和盖登思邓。他思考命运,但是只站在他自己立场上思考。而不是其他人...他是个极度自私的人。就像我们,21世纪的人们,对什么都不感到后悔,只为自己感到惋惜。而剧院不是博物馆,它不是为了珍藏,而是提供人们思考的场所。

  最后一句话似乎使我找到了方向,艺术与课堂,演员和教师,我觉得我们的课堂教学和裘德洛对于哈姆雷特的理解有共通之处。更有趣的是:上一次课改的时候,说到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人们常喜欢说: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裘德洛确实是用自己的多元理解塑造了一个全新的哈姆雷特。属于裘德洛的哈姆雷特,裘德塑造的这个角色还获得了托尼奖的提名。

  裘德是一个有思想的演员,从12岁就开始登台表演。我在想,一个在舞台上在镁光灯下,有28年从业经历的演员把剧场、把剧场中的哈姆雷特看做提供人们思考的场所。作为教师的我,应该和裘德一样,也把课堂看做一个为人们提供思考的场所。这种大教育观,在我刚才读到高主任转载的雷夫老师的访谈里也有影子,说到底,一节语文课或者一节数学课,并非是要学会一篇文章或者一个公理定义,而是教室里人的成长和发展。

  篇二:白杨的教学反思

  《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写一位在边疆工作的父亲回到内地接将要上学的孩子,在返疆的旅途中向孩子们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的特点,借以表达自己扎根新疆、建设新疆的志向;同时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像白杨那样,哪里需要,就在哪里扎根、发芽、成长。课文以白杨为明线,表面上写白杨,实际上写人,借白杨的特点来比喻边疆建设者的高尚品格。这样,借物喻人就成为本课教学的重点所在。因此,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体会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懂得借物喻人这一写法是本课的教学目标。要完成这一教学目标,我引导学生重点理解爸爸的话及最后一节的含义,并抓住课文中的联系点,就是把白杨品格和爸爸的心愿联系起来。这就是本课学习的重点。因此,我在教学第二课时时,主要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现做个回顾和体会。

  一、抓思路,教路、学路,和谐统一

  课文的作者是按照白杨的形象———白杨的特点———白杨的象征意义这一顺序来组织文路的。文中巧妙地运用了三个问句,承上启下,串联全文,句句递进,引向深入。因此,我从三个问句入手,以三个问句串联整堂课的教学环节。从第一问句“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引出白杨,理解其“高大挺秀”的形象;从第二问句“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理解白杨“高大挺秀,不择环境,不惧灾害”的特点;从第三问句“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理解白杨的象征意义。教学中,我把三个问句作为“突破口”,并围绕三个问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之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抓联系,挖掘内涵,理解课文

  应该说,学生认识了白杨的形象,理解了白杨的特点,体会出白杨的象征意义(爸爸的心愿),本课的教学目的就已基本达到了。但由于时代的不同,当今的学生对文中“爸爸的心愿”是很难作到设身处地、心领神会的。针对这一难点,我采用了“上钩下连”的方法,上接“特点”,下连“三个只知道”,从段与段的内在联系中,挖掘出隐含在语言文字中的真正喻义———爸爸的心愿,也就是白杨的象征意义。进而引导学生从三个“只知道”,推想出三个“不知道”: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可他们却不知道爸爸妈妈是边疆的建设者;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可他们却不知道爸爸妈妈带他们到新疆去,让他们在这里念小学、中学、大学,将来成为建设边疆的接班人;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的地方”,可他们却不知道边疆是个偏远、艰苦的地方,需要付出几代人艰辛的劳动,才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城市和乡村……。这样,由表层到深层,既使学生理解了语言本身包含的一般意义,又理解了它的特定含义,更挖掘了语言包含的底蕴,加之激起的情感共鸣,使语言教学与思想教育融为一体,文和道达到完美统一,收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

  三、重训练,以读为本,听、说、写的训练

  语文课要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首先须突出“读”的训练。在本堂课,我根据课文内容精心安排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齐读、有感情朗读等多种形式,特别是重点段落的反复朗读,大大增加学生感受语言的机会,促进理解,促使感情共鸣,使语言文字中蕴含着的思想感情,达到深化理解的目的。其次,要进行思维训练。本文理解中心思想的过程,实质上也是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思维过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层层深入,思维也渐渐深入,对问题的认识就会逐渐深化。尤其是通过本课所设计的根据三个“只知道”,推想出“三个不知道”的训练,可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强化对思想内涵的理解深度。

  总而言之,这堂课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思路,以三个问句为突破口,串联了整堂课的教学环节。同时,填补了文本的空白,挖掘内涵,引导学生从三个“只知道  ”,推想出了三个“不知道”。既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又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也留下了一点遗憾,在课堂上忽视了对学困生的引导,今后会注意优差兼顾,共同进步。

  篇三:白杨的教学反思

  我执教的《白杨》一课有许多特点,这里且不谈教学思路之清晰,词句训练之扎实,学潮指导之得当,读书结合之紧密。谈谈其前瞻性的教学理念和发展性的教学评价及合作的学习的方式。

  一、充分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为语文教学指出了一条很好的教学思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帮助学习多积累,重感悟、重内化、重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我在这方面体现得很位。

  首先我以生活作为学生理解课文的最根本的落脚点。《白杨》一课是一篇寓意很深的借物喻人的文章。只有体会到生活中人们的无私奉献,才能感受到文中作者对白杨的敬意,实际上是对建设者的赞美。因而我紧紧抓住树与人的联系。从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去反映无限的生活情景。

  其次,我更注意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在教学完第二环节,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作者如何赞美白杨树的内容之后,我又让学生将自己的理解用一幅画表现出来,学生非常乐于表现自己,同时也体现了个性化的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评价的发展性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更多地运用发展性的教学评价。评价不再反映仅仅甄别选拔学生,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使每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我在教学中的评价语较为得当,每一句能恰到好处地敲击在学生的心上,促使其更努力地思考,更大胆的表现,发挥自己潜在能力。

  例如:当一个学生不太敢发言时我这样鼓励学生说:“记住把爱心献给别人,把信心留给自己。”这个学生回答后,我又鼓励说:“你真了不起啊,朗读好多么重要啊,你充分抓住了一次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正是有了这些鼓励的话,学生才会一次又一次超越自己。

  总之,我能紧紧以新课标为教学依据,以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以教材作为培养和训练学生能力的线索,我的这节课为语文新课标的实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本课设计如有不当之处,请领导批评指正,使我能茁壮成长起来。

【白杨的教学反思范文】相关文章:

1.白杨的教学反思

2.《白杨》的教学反思范文

3.关于《白杨》的教学反思范文

4.《白杨礼赞》的教学反思

5.白杨教学反思范文

6.白杨礼赞的教学反思范文

7.白杨的教学课件

8.白杨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