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觉得语文课上一课时不能体现完整的教学构思。因此这次我选择了人教版的课文作为选学材料用一课时完成教学。最初选择这篇课文,我是被文章的结尾所震撼,也没考虑太多,看网上对这课的教学设计较少,我就想尝试一下。但真正研究教材时我却发现困难很大,同事们也提醒我这篇课文情感性太强,而所写事离学生生活太远,学生很难产生共鸣。试教下来也的确是这样,目标完全无法达成。在同事们的帮助下,我作了调整。总算上完了,比试教时好些,但还有很多困惑希望得到大家的指点:
1、对老汉精神感悟的层次该如何安排?
第一次我是打算给整篇课文,抓住洪水上涨的三个阶段,研读老汉言行的三个重点句,从老汉指挥党员将生的希望让给百姓,把死的危险自己扛起来,到不循私情揪出儿子,严格要求党员在危急时刻要将生的希望先让给百姓,再到不顾自己安危将小伙子(儿子)推上桥。但发现这样的设计层层深入的效果没有,而且结尾的震撼力体现不出。
于是采用了现在的方法,去掉结尾,这样让学生从两个层次体会老汉精神,第一次仅体会一位普通党员干部的崇高品质,而在揭示结尾知道小伙子是儿子后,进一步挖掘老汉矛盾的内心,从而更深一层体会老汉不凡的人格。但这样的处理,对于老汉将小伙子推上木桥这一举动的理解到底该到什么程度,我很困惑,是提升到将生的'希望给别人,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还是别太强调,毕竟这是他儿子,这一推更多的可能是父爱的体现。
2、作为选学课文,这样取舍是否合理?
这篇课文可挖掘的内容很多,比如语言特色上,语句简短,洪水描写拟人化;老汉言行中“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沙哑地喊话,冷冷地说”都可深入挖掘,还有人们的反映,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等处都可研读。但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达成最有价值的目标?我最终在这么多可圈可点的内容中确定了这样的目标是否合理?对“他像一座山。”的理解我舍弃了是否合理?对第一层次体会老汉在危急时刻指挥“党员将生的希望让给百姓,把死的危险自己扛起来”时,我选择了老汉沙哑地喊话一句,而放弃了“木桥前,……他像一座山。”一句的研读是否合适?
3、情感型课文重点该怎样把握?
情感性这么强的课文该怎样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试教时工具性落实太少,以至不像语文课。让学生推想的太多,而学生的生活经验没有,无法走进文本及人物内心,因此上得很虚。这堂课上力图让学生通过多读来走进文本,落实工具性。很想听听大家的意见,如何上好情感型课文?
由于第一次所提问题太宽泛,学生无从说起,这次预设了一些铺垫问题,但没想到这班学生挺聪明,我的很多引导话显得很多余。学生发言是那样精彩,但我这老师话语是那样笨拙,没能适时表扬、激励,真惭愧。课堂上肯定还有许多不足,大到教材处理,目标定位,各环节设计,小到各细节,真诚欢迎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让我在这样的磨课中得到成长。
【桥教学反思案例】相关文章:
1.大班教学反思案例
2.教学反思的案例
3.案例教学反思课文
5.《桥》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