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2》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1-08-31

  练习2安排的“语文与生活”,是要让学生认识一组农具:木犁、耙、耧、镰刀、锄头,了解其用途,加深对有关描写农活的古诗的理解。

《练习2》教学反思范文

  第一步认识农具,分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自学,查字典,认识农具及其用途。可以把没见过的农具的用途写在书上。

  第二个环节:检测。将农具的名称和图连线。

  第三个环节:议一议。交流对农具及其用途的认识。由学生到前面来介绍。

  第二步理解古诗,也分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查字典理解加点字:耘、耕、锄、种、收。

  第二个环节,检测。将与加点字有关的农具写在诗句的后面。

  第三个环节,议一议。交流答案并说说诗句的大体意思。

  整个教学过程进展得很顺利,担心学生不能解决问题其实是多余的。我没讲几句话,学生却学得很开心,洋溢在脸上的喜悦可以看出他们的`成功感。这种成功感会增添他们的学习劲头。

  因为比预想的要好,竟然多出了10来分钟。于是让学生拿出《语文作业本》默写第二单元检测题的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默写完毕,交换检查,竟然全班没有错一个字。这一单元的生字都是让学生自学的,我没有领着读过一遍,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默写全对了,真高兴——证实了“学习金字塔”理论,自学的就是记得牢。

  这让我想起了学吹笛子、学吹葫芦丝的事。当年在师范读书的时候,海门的同学陆耀成会吹笛子,于是向他学。流行什么歌曲,就学什么。没有顺序,逮着什么学什么。学得很艰苦,也慢。不过因为练得多,练得勤,居然学会了吹简单的曲子。现在我辅导六个徒弟吹葫芦丝,每天教学哪个音符,用几条练习曲来训练,同时练什么节奏等,都是有计划的,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一点都不觉得艰难,而且很顺利。

  两者对比,共同点在于:老师是不能代替学生的练习的。只有学生的练习才能真正让学生掌握吹奏的技巧。

  不同点在于:学吹葫芦丝有内行的老师来指导,学生才可能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练习,效率是不一样的。

  语文课堂上的老师又何尝不是如此。你讲得再多、再精彩,学生不练,也是浪费时间。你的任务应当如我指导学生吹葫芦丝一样,让他们循序渐进地学就可以了,出错的时候,指点一下就成了。如果代替学生学习,满堂灌或者满堂问,学生怎么有时间练习呢?

  在班级管理方面,让我得益最多的是魏书生;在课堂教学方面,让我得益最多的是蔡林森和崔其升——“先学后教,当堂检测”“10+35模式”让课堂变得轻松而高效,教师只要用十来分钟来点拨就行了,何乐而不为呢?

【《练习2》教学反思范文】相关文章:

1.《练习2》教学反思

2.《练习2》的教学反思范文

3.苏教版第2册《练习4》教学反思

4.《识字2》教学反思范文

5.《习作2》教学反思

6.投影2教学反思

7.识字2教学反思

8.练习7教学反思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