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下面是关于想北平教学反思的内容,欢迎阅读!
在教学《想北平》一课时,基于熟悉文本的考虑,我请同学思考:课文题目是《想北平》,课文内容是想起了,或者想到了北平的哪些物事?
这样细细找来,才觉得作者并没有写出许多的实体性的东西,能说出来的,是北平闲适的生活状态,如第四节的内容;是北平院落建筑的归置,如第五节的内容;是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如第六节的内容。内容不多,对象少,但是课文读起来却并不让人感到贫瘠或者寒碜什么的,而是相反,有丰满蕴藉的感觉。
让学生说说所写对象的特征,特征是日常生活的。但是,日常生活还不足以概括,其中内蕴着很深的情感,也就是第二节的一句话,“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细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
但是,解决了“想什么”这个问题,感觉还是没有进入文本内部,于是,继续请同学思考:都是谁在想?
问题似乎很浅显,是散文的作者在想,是老舍先生在想。但是,老舍是谁?《想北平》中的老舍是一个什么样的身份?问题变得清楚了,想北平闲适的生活状态,想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是一个和平的市民在想北平;想北平院落建筑的归置宜于生活,则不仅是一个市民在想北平,也是一个热爱生活的知识分子在想北平;之于“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的北平,这个北平是一个土著的北平,有他生活的所有情感,是他生活所有情感的出发的地方。
这样的两个问题,应该是解决了文本内容的问题。
1、思维的碰撞,一定能产生火花。教师在课堂的主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让他们在辩论中思考从而使文本解读走向更深的层次。
2、想北平的最后一段“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是老舍情感的爆发点,前面所有的语句都是为这句话蓄势。“说”而不“写”;为什么要落泪了?题目是“想北平”全文中其他地方没有出现想北平了,文段最后又出现“想”。全文中都用“爱”,这是为什么?能用“爱”替代“想”吗?这几个问题搞清楚了,才可以说有点走进老舍的情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