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结束后教师都会进行一个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种种,找到不足之处,并加以更正。这便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最好方式!下面是关于做功了吗教学反思的内容,欢迎阅读!
本节的知识较抽象,应用的知识较多,是前面所学的力、力的作用效果与简单机械的延伸,又是后面学习机械效率、功率的概念和计算的基础。是本章的重难点所在,但是单凭教师用语言教授不容易让学生明白,因而我采用了如下一些方法突破难点:
1、在什么是功的教学中,列举大量生活中的实例,让其更容易理解物理学的含义。
2、在进行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的教学时,举出几种不做功的情况,从反面去探究说明,并通过学生自己总结出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通过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及其功的定义让学生自己来描述其表达式,并类比前面学过的知识推导出单位,这样便于学生理解。
但是由于时间的限制,学生练习、巩固新知识的时间过少,学生思维转化有些跟不上,加上学生对生活中的做工和物理中的做功分辨不清,对功的理解还不太明确,我准备在下节习题课时加强练习的同时,多列举一些实例联系生活实际,加强其对功的概念的理解,并培养学生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教学设计的思想是从实际问题出发,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尝试解决问题,力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功的教学中,先举例引导学生分析力与位移同向时功的求法,再探究力与位移有夹角时的功的求法,通过举例,让学生体会在物体发生一段位移的过程中,物体所受的各个力做功的区别,总结出了力对物体做正功或负功的条件,引导学生理解正功,负功的含义,通过教学,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功的基本概念及其求解方法。
首先从省力的机械不省距离、省距离的机械不省力这一事实出发,再从动滑轮提重物具体实验探究发现:力与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是一个有意义的物理量,进而引出机械功的概念。接着又用图示方法展现怎样才算做功,让学生从中归纳出做功的必要条件,最后自然地引出计算功的公式和方法以及单位,并通过信息窗介绍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同时说明了为什么以他的名字来作为功和能的单位名称。
“怎样才算做功”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在介绍了机械功的概念后,通过大量事例让学生认识怎样才算做功,并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事物进体验,如用手举凳子不动,手将书包举高等等,使学生切实有所体会,并将自己的体会在班级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