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站起来了的数学教学反思

时间:2021-08-31

  本节课主要针对的是一年级小学生,学生平时生活中见到的小动物很多,但对于刚出生的小牛什么样没有经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小牛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我是这样设计的:课上充分发挥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的辅助功能,通过视频资料、图画资料和文本资料的有效整合,为学生搭建互动交流的平台、积极思维。使学生在课堂上入情入境地学习,实现情感朗读的教学目标。

小牛站起来了的数学教学反思

  (一)借助视频播放,深化学生感受。

  在学习第一段小牛为什么站不起来时,我首先让学生借助文本找到,“它的四条腿很软”,“它摇摇晃晃地站起来,还没站稳就倒下了。”学生借助自己的体验理解很软,学生能理解到没有力气,但不是很到位。在学生通过学一学,做动作后,还是不能准确地理解小牛一次次站起来又摔倒的艰难。在学生有所感悟时,为了使学生更深的感受到小牛练习站起来的艰难,老师将刚出生的小牛练习站起来的视频画面呈现给学生,拉近了学生与小牛的距离,仿佛学生也和小牛在一起经历着练习站起来的过程,在深化理解的同时,强化了情感,实现了情感朗读。。师适时插入旁白——“它摇摇晃晃地站起来,还没站稳就摔倒了。第二次,第三次,它还是刚站起来又摔到了。”此时学生们都在聚精会神地看。虽然这段视频只有短短的几十秒,但已经让孩子们体会到刚出生的小牛想站起来有多难,感受到小牛的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又不但节省了教学时间,而且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这样一来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求知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二)充分读书,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兴趣,学生才会集中注意力,思维活跃,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听说训练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比如在学习第二三段,在引出小牛的话之前,屏幕出现一直乌龟图以及它说的话,此时需要老师的导读——“小牛娃,算了吧!站不起来不要紧,像我这样在地上爬,多稳当啊!”。而学生在看到画面后,都是情不自禁地和老师读了起来,那种感觉是很自然的。在学习理解的基础上,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分角色朗读课文,老师参与其中,既指导孩子读书,又使孩子们就有了读书的愿望,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

  (三)用文本的想象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指导学生朗读。

  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有限,但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利用这个特点,本课教学中多处设计了想象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能力。在学习第一自然段时,利用小牛图配上本段的重点句“它摇摇晃晃地站起来,还没站稳就倒下了。”再加上教师导语,创设出一种使学生置身于其中的情境,帮助学生通过重点句,结合上下文,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在情境朗读中,感悟到小牛练习站起来的艰难。利用想象点不仅锻炼了想象能力也训练了表达。将学生的读及读中想象和此时的情感表达结合在一起,朗读就不再是机械的,而是言之有物,辞中有情,能让学生在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四)总结不足。

  本节课上完后,也存在着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对有些环节设计的欠细致,比如在小乌龟对小牛说“小牛娃,算了吧,站不起来不要紧,像我这样在地上爬多好啊!”此处,可以让学生充分地说说乌龟话的意思,通过对比,为下文进一步理解小牛不怕艰难,最终站起来做更全面的铺垫。课上,学生的朗读水平还不尽人意,感情体会和朗读有些不一致,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加大教师的示范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使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进行整合,有了“亲密接触,”实现了教学目标,使学生学得真实、学得有效、学得有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