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教学反思

时间:2021-08-31

  白居易的《浪淘沙》是《水》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里选了两首诗,还有一首诗是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所以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按照诗歌教学的常用方法,设计了四个环节:读节奏-读意思-读情景-读背。想在通过朗读的基础上,能明白诗的意思,进而配合插图想象诗的情景,然后简单赏析。考虑到我们的孩子起点比较低,手里也没有多的教辅资料,不可能对白居易以及他的作品有多地了解,好在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语言比较质朴。所以之前只是安排他们对诗进行了朗读。想经过老师的引导,通过学习这样的诗,在方法上再进行指导。然后用这种方法能自学第二首诗。

《浪淘沙》教学反思

  本以为是一个很完美的设计,没想到却出乎我的意料。因为一开始意境的创设不到位,我的引导又出现了错误、孩子们因为有许多老师听课而怯场畏畏缩缩,所以在第二个环节――读意思时就出了以外,接着便在第二个和第三个中纠缠不清。整堂课下来让我感觉是一个人死拖着三十七个前行,很累,很累,更不要说体现诗歌的优美了。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没有一个好的开始,又哪来好的结果呢?在评课时刘校长也点出了一个问题――诗歌教学中意境的创设。最后姚校长也进行了同样的点评。

  我想,诗人写诗,往往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要想现在的孩子知道几千年前诗人写诗的目的,能与诗人产生共鸣,除了进行必要的朗读而外,老师的引导至关重要。就如《浪淘沙》,“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我们班的孩子在进行理解的时候,他就只能理解表面的意思,什么“茫茫东海变成了干涸的桑田”、什么“东海变成了桑田,水没有了,要节约用水”等等,始终不能上升到高度进行思考,更不要说让他们想到“沧海桑田”的道理了。而当时我也没有进行很好的及时的引导,而是让他们想怎样理解就怎样理解,所以就出现了越来越大的偏离,太“个性化”反而还不好了。可见,老师的引导确实非常重要。

  当然除了老师的引导外,对作者的把握、情景的体会也不能忽视。或许对于小学的孩子,我们不能给他们太多的东西,但是,我们老师心中应该要清楚诗人的生平以及写作这首诗时的背景和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总之,老师先要读透这首诗,先要与诗人产生共鸣,才能感染孩子去与诗人心灵沟通,体会诗句的美,与诗人产生共鸣。俗话说:“要给人一瓢水,自己就要有一缸水”。

  我觉得姚校说的一句话非常好,想把诗歌教学好,老师自己必须应该有渊博的学识和浓厚的文化底蕴。我在东小的网站里,也看到了一篇关于马兴兰老师诗歌教学取得佳绩的报道,评课的专家也给予了马老师和这堂课高度的评价,说她是一位教学功底,文学功底深厚的老师,上出的一堂富有诗歌美,文学美的课。

  同时对孩子口标的锻炼还是要加强。尤其像诗歌这种需要大量赏析的课文。就像有几个老师说的那样,或许那些孩子心里清楚,但就是不知该怎样表达,或者即使表达了也是词不达意。

  所以我就在想,我们老师应该用一种怎样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学诗歌呢?总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希望经过这一次的讨论,我们能在诗歌教学方面琢磨出一条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