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射虎》这篇课文采用“文包诗”的形式,讲述了李广将军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拈弓搭箭,把白羽箭深深射进石头中的故事,本文为我们呈现了出了一个力大无穷、神勇无比的李将军形象。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李广射虎教学反思范文,希望能帮助到您。
本文采用“文包诗”的形式,通过讲述李广将军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拈弓搭箭,把白羽箭深深射进石头中的故事,表现了李广将军的力大无穷与神勇无比。课文创设了古诗所描绘的情境,描述了有关“飞将军”的神奇故事,为学生深入浅出地了解古诗的意思,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文包诗”的教学,自己一直认为应是以诗为主,文诗对照,循文悟诗,相得益彰。
这一设计,我个人还存在着许多不足:
1、时间调控不够适当。课堂中,对文中语句的品评时间花费多了,导致文诗对照理解的时间少了。老师的语言似乎噜唆了一点。
2、教学中,实践活动充分了,但学生的自主学习尚要强化。当孩子处于愤悱之际,应充分给予读书时间,引导其深入思考,不必急于告诉。
3、当孩子对文本的解读不够准确时,教师应随机启发、引导,及时予于纠正,并捕捉这一生成点,使其成为课堂的亮点。
总之,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探究、摸索。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
李广射虎的故事的这样的:“西汉武帝时期,名将李广,号称飞将军。李广善射,且臂力过人。李广领兵出征匈奴时,夜晚巡营,见一老虎,拔箭射击队之,箭穿虎背。天明后再到现场去看,原来是一块石头。再射石不能入。”这一故事告诉我们,李广的臂力其实是可以射穿石头的。但当李广已经知道那是石头,不是老虎于是他先有了不可射穿的心理(失败心理),用力自然小了,所以射不穿石头。如果我们在“救治大西北”这一件事上,先有了失败心理,未曾进行已经认为不可能,就不会成功了。
也许这位经济学家的认识与本文格格不入。但我们应该认识整个李广射虎的完整故事,因为这会让学生知道这篇课文后会有着更多的思考。
这篇课文是从唐卢纶的诗开始的。卢纶写这《塞下曲》是六首,这是六首之二。为什么要选李广,其实整体阅读卢纶的诗,赏析这几首诗,你会发现卢纶写这些诗也有着极复杂的心理。也许这与本课无关。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理解这首诗,因为这首诗写的是李广。李将军是中国历史上可写之人,写他的形式多样化。今年春节前央视播放的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中也有许多集讲述着李广,并且有专门一集拍摄了《李广射虎》,虽然电视剧与史书上的记载有些出入,但多个朝代、不同人不同形式书写这个人,说明李广有可写之处。而用诗的形式写李广,应该是最独特的,因为古诗的字少而简洁,字字都是“金”,课文后面几段的解释足以证明这一点。看看这二十个字,平白如话,古诗与现代文的对比阅读,可以感受到古诗的魅力,以及现代文的价值所在。
所以对于文包诗的体裁,在教学中我们除了把课文负载的基本完成后,也可以尝试着习作训练。因为这样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古文就放在那里,后面文字既是解读古诗的,也是一篇现代文,把古诗与现代文放在一起比较,其实可以唤醒学生更好地写起来。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也能够感受这种比较是有意义的。
本文前面,整体引述了李广射虎的故事,这篇文章没有写完,也就是说古诗写李广并没有写完,古诗给予人的思考很多,我们可以进一步沿着这篇文章思考下去,写下去,这样教学也其实也重视了文与史的整合。如果在教学中,还能够为学生提供完整的卢纶的塞下曲剩下的那几首诗,引导他们以这篇文章的样子,写一写,相信同学们也会感兴趣的。
本课是篇文包诗课文,内容较通俗易懂。前半篇出示了古诗及介绍了李广其人。后半篇写了李广射虎的经过。我的教学设计及过程如下:
一、通读全文,了解卢纶及李广其人。
学生自由读文,借助课后注音及工具书学习生字词,师生交流课前准备好的关于卢纶及李广的资料。
二、抓住精彩,以演促学。
课文的最精彩部分在第三小节。我直接切入,让学生找出来读,小组读,大组读,然后突然问学生:“你们读好了,我想来做个游戏来考考大家,看读得怎样?”一个个都瞪大眼睛看着我,嘴里囔着“什么游戏?什么游戏?”“让你们做李将军――射虎呀!”此时学生激情高昂,都想上台表演,然后分小组进行上台表演,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对照课文挑疵。其中有两个小亮点:一个同学射虎是从头顶拉弓的,下面的同学都笑了,指出这样肯定不对――使不上劲。另一同学向上射虎,一个很细心的小女孩指出这样也不对,因为课文插图是向下射的。我为他们的认真而高兴。这样孩子们再去读文,不再是纸上谈兵了,而是真正“练兵”了,有了真正而直接的体验,读到相关的动词时也很突出,效果较好。
接着学习第四自然段,也是通过表演来促学。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学生很自然地走进文本:第二天,士兵去寻找“猎物”看到白羽箭没入巨石中,他们说了些什么,小组交流讨论,然后上台表演。有的学生说:“这是李将军射的箭吗?不会有神仙帮忙吧!”有的说:“李将军真神了!”……
三、回头品诗,妙在自得。
然后再回过头来读《塞下曲》,学生自然地能理解诗意,体会诗情。这一过程无需老师过多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