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性行为”是第五单元第二章的第二节知识,本节知识内容不多,但有些知识不容易理解,并且本节课强调培养同学们的对比分析能力和实验探究的能力,因此课堂中充分列举实例,并结合板图和练习,使同学。。。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性行为”是第五单元第二章的第二节知识,本节知识内容不多,但有些知识不容易理解,并且本节课强调培养同学们的对比分析能力和实验探究的能力,因此课堂中充分列举实例,并结合板图和练习,使同学们边学边练,总体上教学效果还不错。回顾本节课,既有收获也有不足。
八年级的学生思维敏捷、灵活,对生物这门学科比较感兴趣,有热情。他们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但对于知识掌握不够系统,深层次分析能力较弱,立体够建立有限。针对这一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以故事导入着手,从而快速将学生带人课堂,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了便于同学们充分理解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性行为,给同学们列举了大量动物行为的例子,并且充分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使学生更加清楚、直观的判断出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提升了学生的认识水平。但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面稍有欠缺,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讲课内容缺乏与学生自身相结合,还有课堂练习时间过少,导致学生对本节内容掌握不够深入。下面就《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一节知识的讲授过程做如下反思。
一、本节课的总体设计
1、通过设问导入
“人与自然是大家都喜欢的电视节目,在节目中经常出现幼小动物跟他的双亲玩皮戏耍的场景,这对小动物来说,有什么意义呢?”这样的设问学生在电视节目中已经知道答案——幼小动物在向他的双亲学习本领,这样的行为是学习行为,这样本人就可以直接切入本节的主题,在黑板上大字写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趣味讲解展开
在讲授学习行为前,首先,要讲清先天性行为。在上节课中已经学过动物行为的概念,因此本人可以先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先天性行为的例子来启发学生,如家养的小猫、小狗等宠物,他们刚出生时不用谁教,就会吃东西,就会睡觉,这些行为是怎么来的呢?学生自然知道是“与生俱来”的,教者进而点拨“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而动物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前面所例举的猫狗生来就会吃、睡等属于先天性行为,幼小动物与双亲嬉戏就是学习行为。
3、通过资料分析巩固提高
这节课的教材中给出了6个图文资料,本人要求学生逐一分析,哪些是先天性行为?哪些是学习行为?进而总结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有什么不同?先天性行为有哪些局限性?不同的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吗?学习行为有遗传因素的作用吗?
学生讨论分析做答后,教者再给予肯定总结,使这节课达到预期效果。
二、在本节课中我觉得有以下优点:
1、用最快的方法拉近距离。在开始上课前走到学生中间,指导学生预习,用亲切的语言和他们进行沟通。在讲课进行时刻关注学生,用手势、眼神引导,用话语鼓励,讲课思路清晰,抓住学生的思维变化,缩短距离。
2、尽可能少的时间了解学生,开始问题的难度降低,鼓励学生回答问题,通过简单的问答,快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作出判断,用浅显的语言讲课,面向中等生,推动潜能生,通过问题的解决,将知识还原在生成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学习生物学的方式和方法,促进优生的发展。
3、教学策略的选择上
1)在判断动物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时,通过大屏幕展示动物的图片,及行为产生的原因文字辅助,对教材进行补充。在判断大山雀喝牛奶属于什么行为时,播放录像片段,将过程真实再现了,促进学生实际生活与理论的理解和沟通。
2)教学方法以教师引导为主,以问题为线索,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分析、思考、解决、理解,促进思维发展。,充分利用教材,以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形式进行,教师深入小组内部,在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中互相研讨,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小组长综合本组观点,选派发言人表达本组观点,全班大组交流时组织大家及时评价,在问题交锋中教师适当引导,水到渠成地解决问题。恰当的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避免“审美疲劳”。
3)及时评价学生的回答,不仅在知识的对与错上面,还在学生表达是否流畅、语言是否恰当、态度是否积极等方面及时评价,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全面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反思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 在个别小组回答问题时,看到他们不能恰如其分的按照我想要的思路回答问题时,抢过学生的话,直接说出老师的结论,过于直接、过于着急了,如能再稍加引导,多给些时间,或许效果更好。
2、对小组学习评价过于简单,没有来量化考核,对学生来说有些遗憾。
3、 对先天性为这一知识点的挖掘不深,仅仅指出有遗传物质,没有进一步深层次引导出遗传物质是DNA,不利于优等生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