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出

时间:2021-08-31

  冯谖弹铗

成语典出

  典出《战国策·齐策四》。

  战国时,齐国的国相孟尝君田文是个很有名望的人。他生性豪爽,爱交朋友,收养了三千多门客,并根据他们的才能,分成上、中、下三等。上等门客吃的是鱼肉,出门有车马;二等门客吃的也是鱼肉,但出门没有车马;三等门客吃的是粗茶淡饭。

  在三千门客中有一个叫冯谖的,他因为家里穷,虽然很有才能,却无从施展,便托人到孟尝君那里做了门客。

  冯谖刚来时,总管把他安排在三等门客中。过了一阵子,冯谖依在门柱上弹着自己的剑唱道:

  “长铗啊,咱们还是回去吧!这里吃饭的时候,连鱼也没有。”

  孟尝君知道后,就吩咐把他升为二等门客。冯谖吃饭的时候,就有鱼肉吃了。

  过了几天,孟尝君想起了冯谖,问总管说:“那位弹铗说吃饭没鱼肉的冯谖这些日子满意了吗?”

  总管回答说:“我想他应该满意了吧!可是他每次吃完了饭,还是弹弹他的宝剑,唱什么‘出门没有车,长铗哪,咱们还不如回去!”

  孟尝君愣了愣,心想:“他原来要当上等门客,看样子准是个有本事的。”于是对总管说:“把冯先生升为上等门客,你留心他的行动,听他还说什么,再来告诉我。”

  又过了五六天,总管来报告孟尝君,说:“冯先生又唱歌了,这回唱的是‘长铗啊,咱们还是回去吧!待在这里,没钱养家’!”

  孟尝君把冯谖召来,问他家里还有什么人,冯谖说:“我有一位老母亲。”

  孟尝君听后,派人给冯谖的老母送去了吃、用的东西,使她什么也不缺。于是,冯谖便不再唱歌了。

  冯谖从孟尝君对自己的态度中,看出他是一个值得相交的人。所以,他决心跟随孟尝君,为他出力,报答他的知遇之恩。后来,他成为孟尝君最得力也是最忠心的谋士,在孟尝君几次遇到困境的时候,他都尽力为其出谋划策,使之摆脱困境。

  后来,“冯谖弹铗”这一典故,用来比喻有才华的人暂时处于困境,有求于人;或者形容怀才却受到冷遇,心有不平。

  甘雨随车

  典出吴·谢承《后汉书》。

  东汉时,百里嵩任徐州剌史。当时徐州境内大旱,禾苗枯死,面临着饥荒的威胁。百里嵩为官清廉,体恤民情,他乘车出巡考察灾情,结果所到之处甘雨随之而降,旱情也随之缓解。

  与徐州毗邻的东海、祝其、合乡等三县也灾情严重,见徐州天降甘霖,三县百姓对百里嵩说:“我们也是你的百姓,为什么不来我们这里呢?”百里嵩随即驾车巡视三县,果然同样甘雨随车而下,三县百姓欣喜不己。

  另外,东汉郑弘为地方官时,政治清平,百姓称善,天旱之时乘车出巡,雨也随车而下。

  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曾任监察御史(掌管刑狱)。当时五原(今属内蒙古)地方有冤案,地方官久拖不决。颜真卿到了那里,快刀斩乱麻,干净利落地断清了冤案,受害人得以昭雪。当时天正大旱,案子断清后天立即下雨,郡中人感激地称这场雨叫“御史雨”。

  后来,“甘雨随车”这一典故,用来称颂地方官员等施行仁政,政绩卓著。

  韦郎玉环

  典出唐·范摅《云溪反议》卷三。

  唐代人韦皋曾在江夏一带游学。在此期间,曾住在江夏的姜使君家里。

  姜使君有个儿子,名叫荆宝。韦皋就按姜使君的意思,教荆宝读书。

  荆宝有一位侍女,叫玉萧,那时年方十岁。荆宝因为与韦皋以兄弟相称,便常让玉萧专门服侍韦皋。玉萧也尽心尽意地应奉韦皋,对韦皋照顾得无微不至。

  过了两年,姜使君到内地求官了,韦皋仍住姜家很不方便,于是便搬到头陀寺居住。韦皋搬出姜家后,荆宝仍不时派玉萧去服侍韦皋。

  随着时光的流逝,玉萧渐渐长大了,变得懂事了。在长期的接触、相处中,对韦皋产生了越来越浓烈的感情。韦皋也很喜欢玉萧,二人情投意合。

  后来,韦皋急需回家探亲。上船前,韦皋含泪写了一封信派人送给荆宝。一会儿,荆宝与玉萧都赶来了。三人重聚,但马上又要 分离,不禁又喜又悲。

  荆宝早已察颜观色,明白了韦皋与玉萧二人的心思,此时便趁机对韦皋说:

  “您一路上一定会很辛苦,就让玉萧与您一起走,也好途中照料你。好吗?”

  韦皋虽然也想让玉萧同行,但考虑到此一去时间很长,不知何日才能返回,便坚决地谢绝了。

  马上要开船了,玉萧望着韦皋,含情脉脉,双眼泪垂。韦皋也很留恋,对玉萧说:

  “请你放心地等待我,我回去以后,少则五年,多则七年,一定来迎娶你。”

  玉萧点头答应。

  韦皋又留下一枚玉指环,并写了一首诗,交给玉萧,算作定情信物。

  分别以后,玉萧在江夏望眼欲穿地等啊等啊。一个又一个春天过去了,五年了,韦皋没来娶她;又是二年过去了,韦皋仍然是音信皆无。

  到了第八年春天,玉萧终于绝望了。她十分伤心地说:“韦家郎君一别七年了,看来是再也不会来了。”

  于是,玉萧绝食,直至死去。

  姜家人被玉萧的节操所感动,在埋葬玉萧的时候,将韦皋留下的玉指环戴在了玉萧的中指上。

  后来,“韦朗玉环”这一典故中的韦郎泛指有情的男子或女子的意中人,以玉萧比喻痴情的女子,而以“玉环”作定情的信物。

  中庸胡公

  典出《后汉书·胡广传》。

  胡广,宇伯始,东汉南郡华容人。他生母早亡,随父亲和继母生活,因家境贫困,少年时一面劳作,一面读书。成年后,他到郡中做了一个小官,后经郡守法雄的儿子法真推荐,举为孝廉。

  胡广来到京师。他学识渊博,所写的奏章被汉安帝认为是天下第一。他被拜为尚书郎,不久又升迁为尚书仆射。

  在其后的五十多年间,胡广在官场中升升降降,做过陈留太守、洛阴太守、汝南太守、大司农、太尉等职,被汉桓帝封为育阳安乐乡侯。也曾被免职,夺爵,贬为庶人。他历经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六朝,在灵帝朝时,他已八十二岁,被灵帝拜为太傅。他精神矍,仍像壮年时一样。平时,他谦逊有礼,办事达练,尤其对朝廷的各种规章了然于胸,凡别人不懂的去问他,他都能作出明澈的解释。在朝臣中,他虽然不能算是一个耿直的大臣,但屡屡有补缺的益处。因此,京师中有谚语说:“万事不理问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这谚语的意思是:什么事不明白的就去问伯始,天下处事公允、不偏不倚的就是胡公。

  后来,“中庸胡公”这一典故,用来称官吏办事谨慎,老成练达。

  闻鸡起舞

  闻鸡起舞,原意为听到鸡啼就起来舞剑,后来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

  《晋书·祖逖传》记述:东晋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人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

  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后来,“祖逖……与习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因起舞(剑)。逖琨并有英气,每语世事或中宵起坐,相谓曰:‘若四海鼎沸,豪杰并起,吾与足下当相避于中原。’”是说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同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你听见鸡叫了吗?”刘琨说:“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祖逖说:“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征北中郎将,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龙去鼎湖

  “龙去鼎湖”指代黄帝铸鼎与荆山下,鼎成黄帝乘龙升仙的故事,以后也指代帝王去世。

  鼎湖,古地名。古代传说黄帝在鼎湖乘龙升天,以后也用龙去鼎湖指代帝王去世。

  《括地志》说:“湖水原出虢州县城湖南三十五里夸父山,北流入河即鼎湖也”;隋开皇三年(583年)废弘农郡及阌乡郡,置虢州,治弘农县(今河南灵宝市),领弘农、阌乡、湖城县3县。《阌乡县志》则说汉武帝曾在此地建有“鼎湖宫”。唐代李白诗曰:“鼎湖流水清且闲”,明代彭纲则写下了“鼎湖烟树接孤城”。中国古代著名神话“女娲补天”和“夸父逐日”等典故皆诞生于此。当地沿用的村名如大湖、灵湖、水泉城、南滩、涌指法训练埠均便是佐证。

  东汉王充《论衡·道虚篇》:“黄帝采首山铜,铸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须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龙,群臣后宫从七十余人。……。”

  明万历四十六年《襄城县志》:“首山,在县治南五里,横亘九里。《史记》申公曰:‘天下名山八,三在夷狄,五在中国,首山其一也。’又云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湖。庄周曰黄帝登具茨访大隗,命驾于襄之野,七圣皆迷,见童子而问道焉,即此山也。”

  清,蒋廷锡编《(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首山,在襄城南五里,横亘九里。”

  清 张潮《虞初新志》卷十七:“史称天下名山八,三在夷狄,五在中国,皆黄帝所尝游,首山其一也。”

  传说黄帝采首山之铜(今河南襄城县首山),铸鼎与荆山下(今河南灵宝荆山),鼎城黄帝乘龙升仙,人们把黄帝的靴子埋在铸鼎塬上,形成了黄帝陵(河南荆山黄帝陵),并建庙祭祀。陵的西端有一高6米,周长42.5主的土堆,传说就是黄帝陵冢。陵西南有一龙须沟,传说是龙须坠落之地,此间生长一种龙须草,说是龙须所变,周围皆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