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鉴赏
导语:《醉翁亭记》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齐游赏宴饮的乐趣。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欧阳修《醉翁亭记》鉴赏,欢迎阅读!
【层次结构】
第一段:写醉翁亭之所在,并引出人和事。
第二段:写山中景色及出游之乐。
第三段:写滁人的游乐和太守的宴饮。
第四段:写日暮醉归。
“与民同乐”是《醉翁亭记》的主题吗?
《醉翁亭记》(以下简称《醉》文)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写的一篇山水游记,入选于人教社初语第五册。关于本文的主题历来评家均认为是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或政治理想。如清人储欣《唐宋八大家类选》(卷十一):“与民同乐,是其命意处,看他叙次,何等潇洒。”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还有清人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编》(卷八):“至记亭所以名醉翁,以及醉翁所以醉处,俱隐然有乐民之乐意在,而却又未尝着迹。”等等。掩卷沉思,总觉这些说法与当时的社会风尚与作者所处那个时代的思想境界联系不上。故斗胆提出异议,以期抛砖引玉,引出同仁对此问题的探讨。
一、从写作背景探讨《醉》文主题。
众所周知,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范仲淹、富弼、杜衍、韩琦等推行“庆历新政”失败,相继贬职。欧阳修因上书为他们辩护,被贬为滁州知州。这篇游记就写于欧阳修到滁州上任的第二年。据此,有人就认为“作者通过对优美的自然环境与和乐的社会风习的描写,从侧面表现了自己治滁的政绩,抒发了'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岳麓书社1988年8月第3版言文对照《古文观止》此文下的说明。)应该说,这种观点有很大的代表性,但疑点也较多:试想,作者到滁州首尾不过两年,在生产力尚不发达的封建社会,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内要想有所政绩谈何容易!何况文中并没有交代作者有什么政绩;而且要知道作者在被贬官的情境下,也很难有什么政绩。即使有,也应该用文字记载下来才更符合常理。关于这一点史书上未见佐证。倒是清代乾隆编《唐宋文醇》(卷二十六)中的一段话可以对我们有所启发:“况修之在滁,乃蒙被垢污而遭谪贬,常人之所不能堪,而君子亦不能无动心者,乃其于文,萧然自如,如此,是其深造自得之功,发于心声而不可强者也。”也就是说,欧阳修作此文是其长期修身养性的结果,用来表明他的心声。那么这里的“发于心声”指的又是什么呢?根据作者当时的遭遇和由此产生的心情就不难理解应该是作者的不满和牢骚。尽管读者从文中找不出片言只语的牢骚,但这正是文学大师的风范和高明之处。这正如修养很深的人,发怒时不是大声的叫骂,而是平静的微笑。其实这种微笑,更让人难以忍受,可谓忍辱负重。
二、从文中所写来体会《醉》文的主题。
关于这一点,《醉》文中有两处语句历来为读者所注意:一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二是“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尤其是后者更是被许多读者看成是《醉》文的主题,初语教参也不例外。难道果真是这样吗?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看任何问题都不能表面化,肤浅化,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就上文两处语句来说,笔者认为应该把二者有机地联系起来,并放在全文的语境中作具体分析。第一处语句出自课文第一段结尾,后面还有一句话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实际上,这里作者就已经道出了游醉翁亭的目的了,那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也就是说,作者自己说他游山的目的并非是为了“与民同乐”,而是为了欣赏这里的山水美景,并且把这种游玩的乐趣寄寓在喝酒上,也就是用喝酒来表达。关于这一点,《醉》文最后一段中的结尾还有几句极好的印证:“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也就是说,滁人尽管也跟随太守游山,但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太守的心思(也不可能知道),不知道太守究竟为什么要游山。既然作者都承认游人不知道“太守之乐其乐也”,我们又有什么根据来推断出作者游山的目的是为了“与民同乐”呢!
那么作品中,作者为什么又要写到滁人游山的场面和欢快的情景呢?而且是那样的热闹,可谓前呼后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这一点其实不难理解,那就是起着陪衬的作用。就是现在我们某个人受了委屈,不也常找几个朋友出去散散心吗?而且游玩的人越多,快乐就越多,烦恼就越少。从文中也不难看出,滁人游玩的乐趣根本就不在山水,因为他们对自己家乡的山水早已再熟悉不过了。他们的乐趣只在于“从太守游而乐”,恐怕在欧阳修被贬滁州前,还没有一个太守愿意和老百姓一同游山吧。他们的乐,更多是稀奇和好奇。这个结论不难从《醉》文“句句是记山水,却句句是记亭,句句是记太守”(《古文观止》)中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