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张爱玲的"爱"

时间:2021-08-31

  十五岁在高中集体宿舍第一次看到张爱玲小说里的曹七巧,脊背都发了凉。那时还不认得她,不知道此人何种路数,虽然情调都是传统的,带着些古典的熏香,却让人百般不习惯。

  胡兰成的《今生今世》是近些日子才走俏起来,借了张爱玲的东风――“我的情感历程”,后面是省略号,就差没叫做“兰成艳情史”了。

  以前没有胡的集子出来,只好在一些零散的文章里读。记得大约是2000年,终于在海淀一家书店,赫然看见了胡兰成的《民国女子》节选。蹲在地上看半天,觉得他无一字不准确,眼泪都要掉下来。

  胡兰成称张爱玲为“先生”,终是令人不喜。不管怎么说,把女人当做书来爱,就算到极浓极艳,终归是不对。他最好的文字,是要把张爱玲写尽了。但是张爱玲对他却是不着一字,并非是真的不屑。我后来想了很久,只觉得她厚道,让人无话可说。

  胡兰成文章虽好,有时也过分强调了趣味,大概是文人到了一定资格,就要摆一下这样的谱。早一点是周作人的涩,晚一点是董桥的腻。张爱玲妙在她是最有资格讲趣味的,却偏偏不去讲究,所以小说里伧俗、闹剧和喜庆并存,活泼泼地充满了生命力。

  她的心是玲珑的七窍,精通了人情世故,炎凉悲喜,真是什么都懂,但她不是乌托邦,不负责给你安慰,她是Impersonality的,她同时是弗洛伊德和艾略特的好学生。“出名要趁早啊!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她就是那么地甘心俗气。她所描绘的繁复、艳丽的世界,是一片细密、繁华的物质的光,却和你永远地隔了冷冷的一层。

  她是先锋小说的先驱,有着足够的节制,也懂得如何用传统来包装她一肚子的不合时宜。她不是没有好莱坞最想要的元素,但她反着来,冷冷的,决不让你轻易享受到顺理成章的高潮。她的确是不合理的,她懂得了旁人的心思,懂得了人世,却不让旁人轻易懂得了她。

  记得在学校有一次给留学生们讲张爱玲的“爱”。为了表明中西文化的交流,我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一个蹩脚的“LOVE”,绞尽脑汁讲半天,不知所云。一个瑞典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既然他们相爱,为什么不说出来,不在一起呢?

  我大舌头起来,说不清楚,只觉得应当是这样的,大概是中国人要“意会”,他们外国人太笨,学不会。

  过去会因为张爱玲孤零零地死在寓所而叹息,以为是她天赋过高,为天所妒,所以落此凄凉下场。我后来知道,无论出身贵贱,或者何等的青春与才华,老人终归是老了,终归要遭人厌弃,是寂寞的。想到这里,觉得张死时,和普通人无异,在这一点上,大家都是平等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