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内容介绍:
土改、大解放使农民得到了大翻身,然而,翻身后的农民过得怎么样吗?
《秧歌》讲述的故事是发生在解放初期的农村,反映金根一家的平淡而又无奈的生活,透过给军属采办年礼的一件平常事,反映当时农村的贫富不一和农民们的思想活动。对于“大锅饭”这样的东西农民们一向是感至恐怖,然而在故事中我们可以强烈的感觉到他们在饱受饥饿的时候竟由恐惧一变而为憧憬,因为在他们的想像中,这可能是一种政府救济的方式。
这是张爱玲在五十年代初,离开大陆到香港后的两部长篇之一(还有一篇是《赤地之恋》),长期以来这两本书都被视为是“反共文学”,在国内少有人见。
张爱玲《秧歌》书评:
这本书从一出现起就得到住在西方的中国评论家的高度重视。胡适因为与张爱玲的私交,写信给她说:“你(指张爱玲)这本《秧歌》,我仔细看了两遍,我很高兴能看见这本很有文学价值的作品。你自己说的’有一点接近平淡而近自然的境界’,我认为你在这个方面已做到了很成功的地步!这本小说,从头到尾,写的是‘饥饿’,--也许你曾想到用《饿》做书名,写的真好,真有‘平淡而近自然’的细致工夫。”胡适没有对这部书的意义做评价,第一个做出做评价人是美国中国现当代文学创始人夏志清。夏志清这样评价《秧歌》 “小说研究的主要是是共 产主义对传统价值和生活方式的影响。结果是关于人性的令人震惊的不可忘记的画面。”(417,我自己翻译)。夏志清的评论,到今天看来还是极为中肯的。王德威教授为本书1998年英文版所写序言也高度评价这本书。他详细分析了胡适提出的该书的主题:饥饿。从共产革命也叫作“饥饿革命”这个角度考察饥饿在这本书以及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特别是详细地比较了饥饿的妇女形象――鲁迅的祥林嫂,路翎的郭素娥,以及本书的月香这三个人物,得出结论认为饥饿的妇女形象在文学中一直代表被压迫,被牺牲的人。月香这个形象有更新的意义:她不管那些政府提倡的表面的丰收歌唱,要求最基本的,有勉强维持下去的食物。这最基本的要求表明了她的脚踏实地。在一个不允许说实话的时代,她自然要被杀死。王德威从另一个角度评价这部书:“在张爱玲写作本书的五十年代中期,她既没有意图也没有来源去预言将到来的恐怖,但是以某种下意识的方式,她的小说预先讲述了不久就被强压在中国人民的头上的残酷的荒谬的现实。她不是一个中国观察家,但是,根据她的物质的常识性的看法,她看到了内在的噩兆:“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这个末世预言的鉴赏家!张做出这个有节制的让人沉痛的预言的时候是就四十年代的中国而说的。尽管(也因为)官方宣称的富裕时代,《秧歌》里面的故事,证明她的预言简直是太真实了,实现得太快了。无数男性历史家没能理解和分析的中国的现实,一个写小说的女作家做到了,尽管是犹犹豫豫地,理解这个国家和讲述它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