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的行文线索及存的必要性

时间:2021-08-31

  《桃花源记》是东晋伟大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桃花源记的行文线索:渔人的行踪: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做客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桃花源记》存在的必要性

  首先我们要了解陶渊明写桃花源的背景。

  桃花源记作于南北朝时期,正是东晋与南朝宋更易的第二年。至此,中国进入了又一个战乱的时代。

  全文以一个普通的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按时间先后顺序,把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离打的情节贯串起来, 最后又有名士去寻访桃花源,却再也未曾遇见此源。

  这个武陵人的奇遇其实是并不存在的,只是一个虚构的美好幻想的故事。然而它却能够得到千年以来无数名士的极高评价,这是为何?

  想到仙境的故事,很多人都会联想到的是无所不能、无忧无虑、与世无争、长生不死的神仙,而在《桃花源记》里,那些身处世外桃源的人不过是保留了天性的纯朴的一些普通百姓,他们祖先原是为了躲避秦朝末年的战乱而隐居到此处,从此几百年以后都没有离开过。他们来到这里的原因是为了躲避苛捐杂税,是一个值得人同情的理由。而武陵人无意间来到这里,也是身处乱世中。但是武陵人在这里与世无争地生活了几百年,不知有汉、三国、乃至魏晋,相比之下,武陵人身处的桃源的确是理想主义的一片乐土,尽管这片乐土只是一个和平、宁静、祥和的生活。但在乱世中已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这更突出了《桃花源记》的悲剧色彩,但是和平祥和的生活也给了人们无限的希望。

  在这里,陶渊明已不只是为了一个人躲避而躲避,更是希望在战乱中的百姓能获得解脱。

  然而我们又面对了一个问题,那个武陵人为何要离开桃花源?

  如果我们再次给他一个重返桃花源的机会,他是留在这个乱世还是来到这片乐土?

  可能会选择在桃花源里度过,但是不知他是否会想到,桃花源这片乐土只会让人忘记自我,失去了作为一个人生活的意义,幸福的生活剥夺了他思想的权利。更何况那只是一个梦,过分的沉迷只会让人沦落。那样活着,便也是死了似的。但在现实的痛苦中,痛苦的现实能让他永远记住桃花源这个美好的梦,给人以生活下去的勇气。

  我想现在,已经不是在讨论那个时代的选择,更是对现代生活方式的一种拷问。

  究竟是应该逃避着现实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就算是困难重重也一样心怀梦想?

  不管怎么说,陶渊明成为了一代隐圣,在于他开创了一个美好的梦境,让人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憧憬,使人满怀希望地生活。

  所以桃花源记存在着,以一种千古不朽的方式存在着。我们需要这种温暖的色泽来装点生活,尽管这种色泽是虚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