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东晋大诗人,田园派的鼻祖。
【主旨】
通过一个美好的桃花源反映了人民厌恶战争和追求和平生活的愿望,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和平、宁静、幸福、美好)的憧憬。
【核心内容】
本文以武陵人的行踪为线索,全文以武陵人的行踪为线索,分为发现桃花源→探访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访桃花源,用客观记叙的方式,虚构了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
桃花源的自然环境:宁静优美
桃花源的生活情况:幸福祥和,安居乐业。(老有所养,幼有所育)
桃花源的社会风尚: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
第一部分(1)交代渔人发现桃花源的经过。“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引发了渔人的好奇心,为下文渔人走访桃花源作铺垫。
第二部分(2——3)写桃花源中宁静的生活和淳朴的社会风尚。
②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生活情况的描写。表现出人民安居乐业,宁静幸福的特点。
③写桃花源中的人的社会风尚,突出了桃花源中的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与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通过村里人的自述,写出人们厌恶战争,追求和平的愿望。“不足为外人道”一句说明他们不愿外人扰乱生活的想法,也为下文不复得路埋下伏笔。
第三部分(4——5)故事的结局,为桃花源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含蓄表明这种理想社会只是幻想。
[中考语文文言文桃花源记考点]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