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欵乃曲五首其二》的唐诗鉴赏

时间:2021-08-31

  欵乃曲五首(其二)

《欵乃曲五首其二》的唐诗鉴赏

  元结

  湘江二月春水平,满月和风宜夜行。

  唱桡欲过平阳戍,守吏相呼问姓名。

  元结诗鉴赏

  本诗作于大历二年(767)。作者(时任道州刺史)

  因军事诣长沙都督府,返回道州(今湖南道县西)途中,逢春水大发,船行困难,于是作诗五首,“令舟子唱之,盖以取适道路云。”(诗序)“欵乃”为棹声。

  “欵乃曲”犹船歌。

  从长沙回道州,本为逆流,又遇江水上涨,岂能说“宜夜行”呢?这样写,是正因为实际不便行舟,才需要努力和乐观的缘故。诗的前两句将二月湘江之夜写得平和美好,“春水平”说明江面的开阔,“和风”

  表现春风的和煦,“满月”写出月色的明朗。诗句洋溢着乐观精神。

  三、四句是诗人信手拈来一件行船途遇之事,写入诗中:当桨声伴着歌声的节拍,行驶到平阳戍(在衡阳以南)时,突然传来高声喝问,打断了船歌:原来是戍守的官吏在喝问姓名。

  如此美好、富于诗意的夜里,“守吏相呼问姓名”,这个平凡的细节传达着浓郁的时代生活气息。在大历年间,天下早已不是“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那般太平了。元结做道州刺史就是在“州小经乱亡”(《舂陵行》)之后。春江月夜行船,遇到关卡和喝问,破坏了境界的和谐,正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特征。此外,这一情节也写出了夜行船途中异样的感受。

  静夜里传来守吏的喝问,不但不会使当时的行人意外和愕然,反倒有一种安全感。当船被发放通行,结束了一程,开始了新的一程,乘客与船夫都会有一种似惊如喜的感受。后两句不但含意丰富,而且新颖。这才是元结此诗独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