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轼的生平谈起,提出苏轼的现实主义词风,从四方面详细论述:(一)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心。(二)关心民生疾苦,对穷奢极欲的统治者的不满,分析诗人的思想根源。(三)抒发个人感慨,探索人生奥秘。(四)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心关心民生疾苦探索人生奥秘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北宋苏轼是继柳永之后的着名词人,然而他的一生是坎坷不平的:青年时期参加进士考试,获第二名,雄心勃勃,要求变法;中年时期出任杭州、密州等地方官,主张温和改革,与王安石政见不同,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担任有名无实的团练副使;中老年时期返京任翰林学士等职,因反对司马光全面废除新法,再次出任杭州、扬州等地方官;晚年时期被贬惠州、儋州等地,生活十分艰苦。苏轼这起伏曲折的人生经历,使他有更多机会接触社会,深入到各阶层,创作了许多文学着作,在当时享有盛名。我就苏轼的人生轨迹对其现实主义词风作一点初步探讨。
一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心
熙宁八年(1075)七月,辽主胁迫宋王朝,这年冬天,苏轼写了着名的《江城子?岳州出猎》,其下片:“酒酣胸胆尚开张,鬃微霜,又何妨:情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词中借出猎习射,来抒发他渴望驰骋沙场;为国靖边立功,驱走入侵之敌的豪情。又如《阳关曲?赠张继愿》:
受降城下紫群郎,戎马台南旧战场。
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归故乡。
这也是一首抒发爱国主义激情的壮歌。作者通过对汉唐盛世不受外族欺侮的羡慕,表现了对宋朝衰败国事的深深失望。这里说“恨君”,实际上是表达作者报国无门的忧愤;苏轼的爱国主义激情如此强烈,除受当时历史条件影响之外,还与他从小受到良好的传统教育有关,其父苏洵《六国论》一类文章,旨在对付西北二边的侵犯,不为空言,切中时弊,关系到宋朝立国之根本,给当时的执政者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历史教训。苏轼在其父的影响下,对边防大计也有过不少积极的建议,可惜只起到了科举考试中敲门砖的作用,对消洱边防大患竟丝毫无补。
苏轼被贬时,仍常关心边事。苏轼看到统治者只知道宴安享乐,而忘记了大片边地,他遥望边关,不胜感叹;“歌翻杨柳金尊佛,饮散凭栏无限意,云深不见玉送遥,草细山重残照星”。元丰四年十月,苏轼贬官黄州,当他得知种鄂率军大败西夏时,异常兴奋。
第1页共4页
但不到一个月,战局剧转,宋军惨败,折损将土与民夫三十万,宋朝军事上的腐朽完全暴露了。自此,西夏更加猖撅。国势的虚弱衰危,个人遭遇的坎坷,使苏轼内心处于极度的矛盾之中。苏轼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泛舟赤鼻矾,写下了一首热情向往英雄事业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以祖国雄伟壮丽的江山和悠久的历史作背景,借对历史舞台上曾导演过的赤壁之战、大败曹军的周瑜的怀念,塑造了一个雄姿英发的英雄形象,而抒发了作者强烈渴望为祖国作一番事业的抱负。词中也流露出事业无成、早生华发的感叹,反映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这里虽有政治上无可奈何的一丝哀怨,但向往英雄业绩的豪迈气魄,仍是苏轼全词的主旋律。在“乌台诗案”中,被“锻炼几致于死”⑦之后,苏轼处于逆境,而抱负依然藏于胸中,洋溢于字里行间。这种执着的精神是令人钦佩的。
二关心民生疾苦,对穷奢极欲的统治者的不满
苏轼在政治上的指导思想是儒家的孔孟之道。认为,朝迁应体察民情,《望江南?超然台作》就反映了民不聊生的凄凉景象:“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磋。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这首词作于熙宁九年春。词中“却咨磋”为全词脉络,“试上超然台上看”关心春,关心民,“半壕春水一城花”,风景不殊,可惜“烟雨暗千家”。细雨霏霏,贫困居民烟火不举,更加凄暗。苏轼被排挤出朝,身为地方官,“政虽无术,心则在民”,但仍不能使百姓摆脱贫困的境地,不禁感慨万端,借酒销愁,酒后仍是咨磋,不能忘情于国计民生,不是把最好的年华献给事业,实现“上益圣德,下济苍生”的伟大抱负,而是用诗酒消磨,更觉不堪了。
元丰元年春大旱。时苏轼任徐州,城东有一石潭,苏轼曾来这里祷雨,后来旱象缓和。初夏,他又到石潭去谢雨,沿途所见已是一派丰收景象,他怀着喜悦的心情唱道:“惭愧今年二麦丰,干歧细浪舞晴空,化工余力染天红”。他更在《皖溪沙?徐门石潭谢雨》一组词中描绘了旱灾解除后农村欣欣向荣的气象,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感情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如其五: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
何时收拾耦耕身,日暖桑府光似泼。
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即使在这丰收在望的时节,苏轼也忘不了青黄不接时处于饥寒中的人民。还不禁使人想到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天下寒士俱欢颜”⑩的高尚精神境界,而且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⑾的情怀亦于此可见。
苏轼还把针尖刺向最高统治者,如《华清引?感旧》上片写杨氏盛时华清宫的繁盛热闹,暗斥唐明皇宠爱贵纪,天宝年间生活的荒淫奢侈。“五家车马如水,珠玑满路旁。”下片写安史之乱后华清官的凄凉寂寞。“翠华一去掩方床,独留烟树苍苍”。苏轼曾指责宋仁宗“后宫之费不减敌国金玉锦绣之工,日作而不息,朝成夕毁,务以相新”。词中所写并非单纯的吟古,而是针对现实,揭露当时统治者的荒淫奢侈,也含有以往呈为鉴的意思。苏轼这类关心民生疾苦以及对统治者不满的词作,深深地体现了作者社会实践的体验和创作激情。词中所表达的这种思想,也正是苏轼词的现实反映。
三抒发个人感慨,探索人生奥秘
苏轼出身中小地主家庭,他凭自己的才能,二十二岁就名震京师,得到欧阳修等老臣的赏识,不到二十三岁即已登馆阁清要之阶,得直史馆。可是熙宁二年,他遇到了一场来势迅猛的暴风雨袭击——王安石变法,因与王安石“议论素异”而屡遭排挤、打击。从此,他带着伤痛顽强搏击,但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理想得不到实现的苦闷,在他的词中随处可见。如《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着。身长健,但忧游卒岁,且斗尊前。
这是下片,回忆他们初到汗京时的情况,少年锐气,自负才学,真有不可一世之慨。而回忆之中隐含着仕途坎坷的愤懑。似乎在倾吐满腹的块垄不平。苏轼还常借吊古、赏月、咏物来抒发胸中的愤慨,如《满江红,寄鄂州宋使君奉品》说:“《江表传》,君休读。狂处士,真堪惜。空州对鹦朗,苇花萧瑟。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愿使君还赋滴仙诗,追黄鹤!”这首词者凭吊古人联想现实的深沉感慨,表现了对三国时弥衡空持才气的可惜,傲物狂放的不可取;更否定了曹操、黄祖这样迫害人才不能容人的偏狭当权者。这里不能说作者没有交织进个人身世之感,但是苏轼认为才士的狂放和当权者的偏狭,只应让它成为历史。从现实出发,自己有过弃冠冕而归隐的念头,可又怎能忘情于朝政?结句是说尽管李白这个切盼朝政清明自已得以进用的希望成为泡影,但总要胜于崔颢只知思念故乡的个人愁苦。苏轼把自己在被贬滴中的思想感情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境地,从而解脱矛盾与苦闷。
正因为理想抱负无法实现,一种怀才不遇愤世嫉俗的情绪不断从他的词里流露出来。《行香子?清夜无尘》中,作者“虽抱文章,开口谁亲?”怀才不遇,继而又自我解脱:“且陶陶乐尽天真”。“天真”是指不受礼教影响的性格,此词流露出人生苦短、知音难觅的感慨,表达了作者摆脱世俗困扰的意愿,基调是开朗的。但毕竟理想越来越飘渺,对这个封建文人来说,恐怕只好“何辞更一醉”⒃了。
苏轼在理想抱负没有得到实现的时候,借佛老思想来排解心中的苦闷,这虽有消极的一面,但能使苏轼遇事达观,超脱,心胸旷放开阔。他不管受到多么沉重的打击,面临多么险恶的环境,都没有被压得抬不起头,《定风波》词形象地体现了这种旷达胸襟: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枝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在突然而来的风雨袭击下,苏轼追遥自得,安之若泰,果然微寒驱散了醉意,前时迎来了日光。他在旅途上如此,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不也是这样坦然自处的吗?这种旷达胸怀,简直可以傲视一切磨难艰危,而达到谈笑生死、履险如夷的境地。苏轼善于把儒家“仁者不忧”的精神同禅宗“看穿忧患”的思想结合起来,以应付复杂多变的环境,这正是他所以能处处坦然,无往而不乐的重要原因。正因为苏轼具有这么一股不畏“风雨”的精神,所以他不甘受困厄摆布。他见到黄州的兰溪竟是从东向西的,便高兴地唱道:“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体将白发唱黄鸡”。它否定了白居易《醉歌示妓人商玲戏》诗中所表现的黄鸡催晓,白日催年,徒自伤老的悲叹,抒发了他对所谓命运发出的抗争,表现出积极乐观的进取精神。
四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苏轼一方面关心着国计民生,抒发自己的身世感慨;另一方面,又善于发现生活中光明的、美好的、善良的事物。他以诗人的敏感和热情去诗人接物,使人感到他的词作有一股浓郁的生活气息,让我们更深更广地领略生活的意味。如他在《阮郎归初夏》中写道:“绿槐高柳烟新蝉,董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人圆。”作者描绘了一幅美妙的初夏家庭生活图景:院子里绿槐高柳上小蝉不唱了,有人奏起了歌咏承平的南风曲子。碧纱窗下沉香烟袅条飘散。净净棋声把人从午睡中惊醒。一陈小雨过后,轻风翻转着新出的碧荷,榴花开得红艳艳。娇妻在瓷盆里洗着菱藕之类的消暑生食,激起白玉般的水珠子,一会儿碎了,一会儿又聚拢。’又如《瑞鹧鸪?观潮》描写了中秋节水乡弄潮的欢腾场面:“碧山影里小红旗,依是江南踏浪儿,拍手欲嘲山简醉,齐声争唱浪婆词”。
苏轼自幼受故乡山水的陶冶,峨眉天下秀,培养了他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歌颂祖国山河是苏词一个重要主题。如《减字木兰花》: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春播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扬花似雪花。
这是苏轼晚年被流放到海南儋州所作的春词。通过对春祭和海南风光的描绘,写出了儋耳的淳朴古风与盎然春意。作者虽然也被勾起对中州的怀念,但是飞起的杨花漫天似雪,觉得这里的春光与中原同样美,并不像荒远的天涯海角。词里洋溢着健朗开阔的情怀,风格明快清新,毫无衰迈颓丧之感。可见苏轼对生活的热爱,健旺的进取精神,不论遭遇如何而始终如一,至老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