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蜀道难》的教学反思

时间:2021-08-31

  《蜀道难》一诗中诗人用极度夸张的艺术手法和浪漫的思想,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线索,向读者展示了“蜀道之难”。下面我们来看看关于《蜀道难》的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借鉴。

关于《蜀道难》的教学反思

  关于《蜀道难》的教学反思1

  《蜀道难》必修3第二单元的第一首诗歌。教材按照时间顺序,从必修2引入了古代诗歌。所以这节课将在上学期的基础上赏析,进一步提高诗歌鉴赏能力,从而对学习这单元的其它诗歌以帮助,还为学习必修4中的宋词打好基础。

  高中语文新课标对诗歌阅读的要求是:加强诵读涵泳,在诵读涵泳中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内容、表现技巧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本篇诗人袭用乐府古题而推陈出新,以丰富的想像、奔放的语言、雄健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由秦人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景色。全诗以强烈的咏叹凭空起事,继之以浩渺空茫的古代传说和高危险峻的山水景物。大起大落的跳跃式的诗歌情感结构,给人以奔腾回旋的动感;流走于其中的气吞山河的宏伟气魄,给人以涤荡心灵的强烈震撼。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汪洋捭闽,变幻莫测,处处险中见奇,展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像力。

  高一的学生,阅读的古体诗并不多,加上诗歌本身比较抽象难懂,学生可能会产生畏难心理,对课文不感兴趣,读不下去,或者虽能读下去,却只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而已,难以抓住重点,深入体会诗歌的情感。

  基于学生对诗歌的诵读及理解上的困难,我将这堂课定位为诵读教学课。决定从两方面来进行教学:一方面在于从把握情感、掌握停顿、理解内涵三个有着层层递进关系的角度指导学生如何诵读和感受一首诗歌。另一方面在于梳理《蜀道难》的写作结构和表现方式上的特点。而这两条线的交汇之处就是诗人“李白”。第一条线属于“表”,第二条线属于“里”,正是如此,让学生表里结合的去理解,去感受大诗人李白之“大”。在授课过程中,采取多样的诵读方式来把握诗歌,让学生从多方面接受朗诵这一艺术表现手法,进而能够主动的去诵读。这样既起到引导学生敢于诵读的作用,又能够有一定深度的理解诗歌。

  对教学流程、教学目标我觉得设计的是较为合理的。从课堂气氛与学生反映上看,也能体现新课程的要求。但我认为本堂课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课堂主线不够清晰,由于设计了两条主线,课堂时间又较紧,就使得一些内容教得不够透彻,欲面面俱到,反面面不到。二是,诵读教学使用的方式多样,但学生的诵读兴趣与诵读能力被调动得还不够,应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诵读。三是,对于诗人李白,在课堂教学中虽有涉及,但预期的作用没有很好达到,仅仅作为线索与材料来使用,学生对其整体印象不够深刻。

  关于《蜀道难》的教学反思2

  这节课讲过之后,有一些感触。因为今年我所带班级为高三年级,五月份学生忙着备战高考,之后就毕业了,所以这次讲课完全是借用其他年级的学生,对学生的整体情况不是太了解,师生配合上有待提高,就整节课有以下收获。

  1.在诵读上自己借鉴了很多名家的朗诵,进行了多次练习,并让同仁进行指正,配乐朗诵效果还是很不错的,感染了学生也提高了自己。学生诵读方面也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尝试:齐读、配乐诵读、鉴赏诵读,使学生在诵读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美中不足的是该班为文科班男生比较少,而《蜀道难》比较适合男生读,女生在诵读上稍微有些难以表达。

  2.在课程导入上结合了网络上的一些段子,内容幽默生动,很好的抓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授课内容的安排基本上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学生接受没有那么困难。小组讨论上不是太热烈。

  4.作业布置上,让学生学一段文字,《我想对你说》,这是开放性的题目,学生既可以对李白诉说也可以向蜀道倾诉。这样诵读和写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5.在教授课程结束以后如果可以再给学生时间诵读,可能更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关于《蜀道难》的教学反思3

  从本单元开始,就接触到最常考的诗歌阶段了——唐以后的诗歌。第一首诗,就是李白的《蜀道难》。这一课不好讲。一是李白的诗歌文意很清晰,反而不容易挖掘很深;二是怎样让学生深刻体会李白的独特风格;三是学生不感兴趣。所以必须想办法让学生参与理解分析。主要采用以下几个方法。

  第一,明确要讲哪些内容,同时分清哪些内容可以由学生自主完成,哪些内容要老师讲解。对于本课,李白的风格必须由老师总结概括,而诗歌诗句的理解完全可以由学生自主完成。于是,参照袁行霈先生的总结,我从“气”的角度,通过例子,让学生体会李白豪放飘逸,充沛浩大的特点。主要是气骨、气象、气势三个方面,讲气奇、气逸、气壮三个特点。举例的过程,也是给学生做了分析诗歌的范例。接着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求他们从一句诗入手,选择语言、手法、形象、思想感情中一个方面,谈谈李白的诗歌风格是如何在这首诗里展现的。

  第二,要求学生课堂交流讨论,选十个学生具体讲解。在师生互动中,纠正学生认识上的偏差,讲解诗歌的要点。张同学在分析“朝避猛虎,夕避长蛇”一句时,讲到这里体现了李白征服自然的勇气,就不是非常合适的,他忽略了后面“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一句,没有顾及文章的写作背景。在其他同学分析手法和语言的时候,帮助他们梳理了分析的顺序和方法。学生亲自实践,收获还是比较大的。

  第三,对于整体文意的理解,最后一个环节指导学生借助参考书,高效的完成。

  这次练习只是让学生初步体会分析诗歌的方法。经过多次训练熟悉之后,还要指导他们去尝试命题和编写答案。以达到提升学习境界的目的。

  关于《蜀道难》的教学反思4

  《蜀道难》,这篇课文我觉得重点在背诵,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更加容易地背诵这篇课文,就是我课堂上主要要解决的任务了。

  要背诵,当然得先理解。课文的第一层内容较少,根据层次:总叹蜀道之高、蜀道的历史、蜀地的交通、蜀道的由来让学生去背诵,再强调如“凫”“峨眉颠”“钩”等字的书写,效果非常不错,学生的默写反映上来基本能拿到满分。

  第二三层的关系梳理得不是很有条理。第二层还好,给学生勾画了一个人上蜀道的图景,学生基本也能把第二层给串联起来,但第三层的内容就讲得有点含糊不清了,学生并不能很好地理解。

  是否可以画几幅简单的漫画,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整篇课文,这是值得尝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