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词赏读四步曲论文

时间:2021-08-31

  中国古代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现代人学识与素养积累的一种经典。古代诗词的赏读是学习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高考的一个重要得分点;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学习起古典诗词来总觉得吃力,高考得分不高。鉴于此种现象,经过反复思考和实践,我个人认为,要想学会赏读古代诗词,就要由浅入深地层层做好以下几个步骤。

中国古代诗词赏读四步曲论文

  一、鉴别意象,归纳整理

  古典诗词通常是由一些具有高度概括性、凝炼性、抽象性的意象组成。赏读诗词,首先赏读的就是意象。因此我们有必要先对意象进行鉴别与归类。

  鉴别意象,关键在于弄清一首诗词里面包含了那些意象,这些意象中,那些可以归为一类,那些是具有特别文化内涵的,那些是实,那些是虚。那些是客观描述,那些又是主观描绘的。而归纳整理则是在鉴别意象的基础上让学生弄清楚意象的构成要素及种类,并把它们按一定的类属加以整理,以期能让学生逐步判断诗词中每个意象的差别,达到解读意象的目的。在整理过程中,可以尝试把意象大致分为自然类,社会类;再把自然类又分为植物类、动物类等小类。

  二、组合意象,活化诗境

  诗词的语言顺序常因表情达意或格律的限制而与我们平常的口语表达习惯相异,如果我们不弄清楚诗词的表达与口语表达之间的差异,就难以理顺诗词所要表达的意思。而组合意象,就是在弄清意象之后把这些意象按照我们自己的认知模式加以重新组合,形成一组组我们能理解的画面。如:“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一句,就需要我们把其中的意象按照一定的顺序加以排列组合。构成一组我们可知可感的画面,那就是,微风——(吹拂着)岸(边的)——细草,(一条只有)桅樯(的)——(小)舟——独(自停泊在)——夜(色中)。

  意象组合完成后要弄清楚画面蕴含的意义就得想方法使画面呈现出一种流动的状态,在动态中把握其中的景物变迁、情感变化,这就是活化诗境。

  活化诗境需要我们充分地发挥想象和联想的能力,把我们组合后的画面一点一点地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展示出来;并在叙述中在脑海里勾勒出这一段一段的经历。同样拿“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来说说,带着一丝丝冷意的微风吹拂着岸边枯黄的小草,小草在风中瑟瑟发抖,一条只有一根高高的桅杆的小船顶着风缓缓前行,夜色渐渐浓了下来,小船不得不在这荒凉的地方孤独地停泊靠岸。就这样一幅活生生的画面展示在我们面前,正是这一“活化”过程让静止的语言文字转化为脑中虚拟的活动之景。

  三、置身画面,融入诗境

  有道是,人因景生情,景因情生色。诗词的意象通过组合活化为一幅流动的画面后就带上了赏读者的感情色彩,要进一步加深对它的理解就需要我们把自己完全地投入其间,放开身心品味整幅画面带给自己的心灵的感悟,让自己彻底地迷失于诗境之中,自问在其间产生的心理活动,情绪变化,化虚为实,倘佯其间;随其境,悟己心,品己情。

  又道是,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莱特,相同之景,不同之情。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事物都有着自己不同的体悟,这源于各自面对这一事物时不同的心境,源于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因此,赏读者在明悟了自己的心理活动、情绪变化后并不意味着对这首诗词的解读完成,这只是赏读者个人对他人作品中描绘的意境的一种自我解读,要明悟创作者的真实情感、意图就需再进一步。

  四、设身处地,品味诗情

  读古人诗词如同古人对话,品古人诗词亦如同古人进行心灵交流。知人论世是品味古代诗词的方法,也是品味诗情的关键。所以,我们不能停留在自己的情绪体验中,而应在明意、画象、入境之后跟着诗人的步伐,陪他走过他的辉煌,他的凄凉,他的失落与彷徨。把自己画作诗人,走在他行进的路上,想象自己也如他一样子孑然一身,漂流浪荡,也如他一样金戈铁马,意气风发,也如他一般狂放悲歌,泣涕满裳,也如他一般……

  化为古人,我就是他,方能真正地品出他的诗中之情,词中之意,意中之志。

  析象(分析意象)、活化(组合意象,活化画面)入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替代悟情(化身古人,明悟其旨)既是古代诗词的教学方法,也是古代诗词的学习方法。赏读古代诗词要做到入得诗,出得诗。正所谓:随他癫,与他狂,跟他一起共彷徨;爬千山,涉万水,古今共醉哭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