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意境对话的关键词

时间:2021-08-31

古典诗词意境对话的关键词

  诗词的鉴赏,离不开意境的品味。王国维认为,真景物、真感情融合形成的意境,正是中国古典诗词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所在。有意境的作品,其艺术境界是真实、生动、感人的。

  与诗词意境对话,是教学中的重头戏。笔者认为在鉴赏诗歌意境时需要关注以下几组关键词:

  一、个体与整体

  与其他文学作品相比,诗歌表现情感的特点是借助意象与意境。意象是局部的,具体的,而意境一般指整首诗词所构成的境界,诗词的意境往往笼罩并渗透全篇,形成一个整体。古诗词中意象繁多,“清风明月”“寺庙幽径”“菊梅松莲”“田园桑麻”“芳草绿树”“落霞朝露”“柳絮瑜荚”“湖光山色”等等,无一不倾注渗透了诗人的主观感受,只有从整体上理解感悟诗歌中这与众不同并精心剪辑的“意象”,才能准确地把握诗歌丰富的意旨、复杂的感情和深刻的哲理,而深品意境之美。如果仅仅纠缠于某个意象,一知半解,只见波浪不见大海,是无从与意境对话的,也不可能准确的把握作品所表达的诗人情感意旨。

  譬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本都是平淡无奇的“风景”,单就某个意象很难准确把握诗人情思和体味诗歌意境,只有把这些单个意象组合起来,我们才能感受到一个平静、自然、凄美的“意境”,方能真切体味到“天涯中断肠人”的情思。又如《与诸子登岘山》中的“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选择了浅水、鱼梁、寒天、梦泽四个意境,显得开阔苍茫,有别于细腻婉约的风格,这样我们通过与意境对话,进一步掌握作者情感的同时,也较好地把握了诗词风格流派。

  二、大与小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强调:“境界有大小”,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又指出“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创作中,既有宏伟开阔,气势非凡之“大”章,也有活泼清新,碧玉雅致之“小”作。

  诗词境界的“大”,不仅仅指它的宏大画面,多彩的景致,更应指它那深厚的意味,妙不可言的神韵,大追求、大手笔、大胸怀。诗词境界的“小”并不一定指篇幅的“小”、题“小”,“大”与“小”是相对而言的。“小”意象的背后常常蕴涵着“大”意境,作者常常选取自己生活境遇中的小景小物,小事小象,把自己的毕生体验和感悟融合于所吟唱的“意象”中,将有限与无限沟通,将具体细微与抽象深刻相接,从极“小”见极“大”。如曹操的《观沧海》是曹操刚统一北方,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的时候写下的,所写的并非国家大事、历史风云,而是较私人化的生活感受、个人情怀,本来是“小”的,但作者小情感大表达,我们不仅能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大画面,而且只是从“沧海”这个词就能感受到曹操的大胸怀,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曹操的这首“歌以咏志”之诗,虽是私人情怀,却无不体现一个“大”,大眼界、大画面、大手笔、大胸怀!诗没有直接写国家民族,但我们却能在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主宰江山,舍我其谁的气概,意境开阔,瑰丽磅礴。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类长篇佳构,“意境”豪放旷达,令人赞叹备至,而其《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虽为农村寻常小景象,但“意境”清新,雅致、亦令人难忘。

  “大”的意境,往往来自诗人以“小”见“大”的瑰丽的想象。如王维的“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等等。意境之“大”可以让我们想起屈原“天风海雨”之大,庄子之“驰骋于九天”之广,李贺之“诡异崎岖”之绝。而有时候,“小”的背后,往往关涉着作者对社会,时代乃至宇宙人生的深刻领悟和透彻思考,在与诗词对话中,应当开阔视野,兼收并蓄,多方摄取各种流派的风格的艺术精华。

  三、浓与淡

  王国维说:“文学中有二原质焉:曰景,曰情。”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意境”通过事象、物象、景象的融合,创造出情、理、形、神,四者统一的诗歌画面,形成多个由个体连接起来的整体。

  1.景浓意淡。如王维的《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通篇“诗中有画”,写春寒料峭,辛夷花开,展示它的生机和希望,但春天不永,花开花落,在深山中了结自己的美丽行程,写出了涧户空寂,幽静无人的景象,透露出宁静幽深的境界。又如祖咏的《终南望余雪》,写的是在长安城中眺望终南山积雪景象。这类山水田园诗很多都表现出物境浓而情怀淡的意境,即是我们常说的物境。

  2.情浓景淡。即我们常说的侧重于情意的意境。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乍一看,此诗写景是多么的清新宜人:旷野之中的天和树,清江水面的月和人,多么和谐,多么悦目。然而,这清静的背后却有令人味之不尽的内涵。孟浩然抱负不凡,四十岁还到长安应考,但挫折重重,终跋山涉水,南寻关越,然面对四野茫茫,江水悠悠,那羁旅的惆怅,故乡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千愁万绪,涌上心头。表面上是“江清”“月明”,实则作者内心如翻腾的海洋,景显情隐,虚实结合,构成了绝妙的人宿建德江,心随明月去的浑然天成的高超意境。又如柳永的《蝶恋花》,在整首词中,作者的愁情满怀,挥之不去,正是因为他不仅不想摆脱这“春愁”,甚至还“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表现了作者坚贞不渝的感情,写出了对爱情的坚贞执著,矢志不移,创造了一个相对独立而形象鲜明的艺术境界;所谓形象大于思维,这两句所构成的境界,不仅可以用来表现本词所要表现的真挚爱情,也可用以表达对理想、对事业等的执著追求和坚定的信念。

  景、情、理三者之中,过“浓”则“显”,过“淡”或成“隐”,含蓄雅致,情在景中,而成“有我之境”,若是“已无关务,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物我一体,“我”隐藏得更深,甚至情在景外,即形成“无我之境”。

  与诗词“意境”对话,要有观“景”赏“情”品“意”的意识,品悟“景”中“情”,“意”中“理”;而对于“无我之境”,则重在画面及它的完整性,在感受氛围的基础上,从意象群的角度去了解,并找到“我”,把物还原于“我”,以“实”观“虚”才能领会诗词言有尽而境无穷的魅力。

  四、新与旧

  “新”与“旧”是相对而言的,不同的意象,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思想感情的变化,都会呈现出不同的意境。真正的诗人,是不囿于旧的传统,不会滔袭前人旧路的,他们能立足于现实,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的不断变化,以己之需,创造出鲜活的新“意境”。

  “新”是指“意境”的创新,赋予“意境”新的活力,另创魅力四射的意境。古人有炼意之说,所谓炼意,就是深化意境开拓新的意境,杜甫有“新诗改罢自长吟”,韦庄有“卧看南山改旧诗”。

  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语言较浅显的、题材是较旧的――登亭赏景,然而就在这浅显之中,意境却深沉阔大。开头两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江流浩荡,气势雄浑,境界阔大;“落日搂头,断鸿声显,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指遍,无人会,登临意”此二句,哀雁日暮,意境苍茫悲凉。其时,宋金以淮水为界,北望前线,效力无门,远眺天地,光复无日,落日残照,断鸿声声,壮志成空,无人识拔,泪洒高楼!一个“拍遍”,让志士扼腕长叹,热泪长洒。秋色无边,江上壮阔,意境已大,胸怀大志,耻于归田,但无奈“把阑干拍遍”,“拍”本是个普通动作,但通过与“落日残照、断鸿声声、壮志成空”连一起,意境则变得苍凉悲壮,令人心灵悸动。

  语言形式创“新”境。古典诗词是具有韵律的,有创造性的诗人常常利用声律造成韵律感、节奏感的音乐性来烘托“意境”。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即为其中之经典,全诗四句一换韵,共换九韵。平仄交错运用,一唱三叹,前呼后应,既回环反复,又层出不穷,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感情旋律既自然平和又悲慨激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总之,与古典诗词意境对话时,既要了解诗歌意象确定的一面,又要了解诗词意象变化的一面,再由象入境,从而真正领略到诗人所创造的各具个性的绚丽多彩之“意境”。

【古典诗词意境对话的关键词】相关文章:

1.古典诗词翻译中的“文化意境景观”

2.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

3.古典诗词大全

4.爱国的古典诗词

5.古典诗词「大全」

6.清明古典诗词

7.古典诗词

8.爱国古典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