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古诗词三首《山居秋暝》优秀说课稿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部编语文古诗词三首《山居秋暝》优秀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老师好,同学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山居秋暝》。根据学生学习能力与课程标准要求。我准备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感悟的能力,教师在关键环节实施加以点拨。我准备了一个课时来实施教学。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序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山居秋暝》是国家统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一首诗。唐诗在
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分析古诗词的基础,但是知识还不成体系,更多的是模糊的感性认识。对学生的要求:学生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理解和分析作品,探索作品中蕴涵的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感情世界。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学习现状和课程标准,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诗歌发展史,特别是近体诗的发展情况与体例(如节拍、对仗、押韵等)。
2、掌握诗歌诵读的基本方法。
3、了解诗歌的常见表现手法。
4、掌握诗人的精湛构思和独特风格。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诵读,多推敲,理解诗中的言外之意。
2、了解常见的艺术手法并运用其解读古代诗歌、体味意境。
3、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诗人的高洁情怀。
2、学生产生追求人生理想境界的动力。
本课学习的重点是:感受诗歌《山居秋暝》的意境,学习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本课学习的难点是:根据诗歌的意境,体会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风格。
二、说教法。
古代诗歌特别是近体诗的鉴赏和诵读往往是合二为一的,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揣摩诗句含义和艺术特色。本课的教学目标在于读懂诗歌的内容与写法,更重要的是通过这首诗的教学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所以我会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引入对比的方法,使学生能够纵向和横向地理解这一课。通过比较《山居秋暝》与王维另一首诗《鸟鸣涧》的相同点不同点,突出本诗以动衬静的
概括来说,我的教法分为以下五点:
1、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
2、采用讲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3、运用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突破教科书、黑板、粉笔的局限,加大课堂的信息容量,渲染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声像创设的情景中得到感染,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山居秋暝》与《鸟鸣涧》的对比,扩大学生对诗歌横向和纵向的了解。
5、在理解诗歌意境的基础上进行
三、说学法。
今天学生学习的是诗歌鉴赏。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好的学习方法,为了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
比如说,我会提出一个问题,或者学生自主发现问题,问题如诗歌描写了怎样的场景,本诗是怎样以动写静的……然后让学生探究问题,自主探究或者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再学生汇报探究结果,最后对学习成果进行
四、说教序。
(一)导入。
(二)解题。
多媒体显示有关知识。
(三)相关知识介绍
1、问近体诗产生的时代,包括哪些类型。
2、老师补充近体诗的知识。
3、ppt补充王维与《山居秋暝》的背景知识。
(四)诵读。
1、请两名学生朗读诗歌。
2、老师和学生一起更正错误的读音,错误的断句。如浣女的浣读音,王孙/自可/留的断句。
3、多媒体播放配乐朗诵版。
4、初步感知诗歌意境,问学生能联想到什么景象,学生回答。
5、介绍诵读技巧。
6、师生一起诵读。
(五)品味鉴赏。
1、疏通诗意。
2、讲解艺术手法,与《鸟鸣涧》对比。
3、理解“诗中有画”的风格,感悟优美意境。
4、理解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六)练习。想象训练(学生
附:板书设计。流程图式板书。
我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及时地体现教材中行文脉络,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诗歌。
老师、同学们,本节课我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讲授法、问答法、情景创设法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部编语文古诗词三首《山居秋暝》优秀说课稿】相关文章:
1.山居秋暝古诗
3.山居秋暝古诗赏析
8.山居秋暝古诗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