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食品中的水糕散文

时间:2021-08-31

  水糕,不是水做的糕,也不是我的笔误,更不是我们夏日的冷饮,而是我家乡一种米糕的名称,它是家乡一种经典的食品,是在大米中掺和一些糯米后,加工成为细细碎碎的粒状,再蒸发出来一种梅花形的米糕。

经典食品中的水糕散文

  曾经的集镇上,都会有一二个专门从事这个行当的人,它没有什么店铺,就是一把大大的黄油布伞,冬挡风雪夏挡雨地竖在那里,伞下放着可以折叠的桌子和三四个马扎外,还有一个小小的煤炉,煤炉上安放着一个上细下粗的茶机。这种茶机与普通的茶机不同的是,它有一个高出上平面大约十公分的圆筒状的口,口上又安放着不断更换的竹筒子(它是米糕的模子),尽管上面有一个玲珑的盖子,还是一直在向上冒着热气。

  在煤炉的后面,往往端坐着一个衣着洁净、面容姣好的女人,双手不停地忙碌着,右手拿过一个竹筒做成为的糕模,往身边的用水潮湿过的米粉中一杵,然后用左手中的鹅翅羽迅速地捎去多余的米粉,并在上口的中间用鹅羽旋转一下,形成一个似有若无的凹塘(所以当地人又称它为扫糕)。接着左手拿过炉子上竹模,右手放上刚刚处理好的竹模子,转手又接过左手那滚烫的模子,往一块纱布上一倒,左手又将纱布盖上,又开始重复上面的一连串的动作。别看我写的啰里啰嗦的一大堆动作,其实眼尖的人,还可以看到她在倒出水糕后,还要将人的模子在清水中去冷却一下,与此同时左手还要将那水糕从倒置翻过来,再去盖上纱布。但所有这些动作的一个轮回,最多也就是二十秒的时间,给人一个眼花的感受。

  当有人来购买时,她在问清数量后,左手捏起纱布的一角,右手有迅速地拿出准确的数字后,左手有随手盖上。只有这个时候,你才会看到冒着雾般蒸汽下的水糕模样。水糕从上部看就是一朵盛开的白梅,下部是一个圆形,是一个倒置的喇叭状,下部直径约二公分,上部差不多四公分,高约五公分。它通体雪一般的洁白,虽然拥有蛋白般皮肤,但却很有黏糯,具有纯粹的米香中携带丝丝竹香,让人垂涎欲滴。它晒干蛋糕的疏松,手一捏,似感无物,可手一旦松开,就会立刻弹起,回复原状。

  如果你当场在她的摊位前食用,她会首先问你是干吃还是和着吃。如果你是干吃,她就给你在一个碗里舀上一调羹白糖,再给你倒上水,让你一边嚼着,一边润润喉,先香后甜,真是一种享受。如果你说和着吃,她再忙也会站起来,首先将糕放在碗里,倒上半碗滚开的热水,再顺手倒扣上一只碗,焖上一分钟的时间,然后在打开的瞬间,又舀进一调羹白糖,在用筷子迅速地搅和一些,才将热气腾腾的碗交给你去食用,并嘱咐一声:“烫,注意!”,然后就继续去扫糕了。

  卖水糕的人,不会将冷了的水糕卖给当场食用的人。如果她的摊位上已经摆满了水糕,她就会稍微停一下扫糕,右手同时拿起五只水糕,左手操起竹印在鲜红的色素中蘸一下,然后在糕上逐一盖一下。只要你看到,当即就会情不自禁地惊叹到:“红梅开在白梅中间,中国红与素雅白共处一处,好美!”然后她将盖好印的水糕放置在一个箱子里,留给定购的人。再次坐下,不言不语地继续扫糕。

  卖水糕的女人,手脚一般很麻溜,快捷,其速度简直可以和舞台那变魔术的人相比。她无论刮风下雨也无论冬暑,几乎每天都是从早上五点到下午五点都在重复着那些动作,不厌其烦,真要一定的耐心。

  我不是卖水糕出生的人,之所以对这个行当如此熟悉,不仅是我喜爱吃水糕,更是它让我和母亲节省了好多时间。在我上中学的期间,从初一到高中毕业的四年时间里(那时的初中和高中都是二年制),由于我家离开学校只有三公里路的距离,按照规定不享受住校的权利,只好走读,但为了能够上早读课,特别是二年的毕业班时,老师往往在早读课就会讲课,所以每天都得起得早一些,为了赶上上早读课,妈妈往往给上一些零钱,让人在经过的街上去买饭吃,我大多时候会去买水糕吃。那是因为时间紧的时候,水糕可以像饼一样拿在手里,一边吃一边去赶路。而且那个水糕摊位就在我必经的街道旁。

  水糕,不仅是一种食品,在当地更是一种礼品,也是水糕这个行当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我的家乡,水糕与谁高、随高都是谐音,有着比谁都高强和逐渐兴旺发达的吉祥的寓意。同时,水糕形似白色梅朵,有着圣洁高雅的象征,而水糕上印有红梅的图案,更具有着喜庆、吉祥的意义。所以,水糕成为了当地贺喜时必不可少的的礼品之一。

  礼尚往来,是中国传承千年的一种礼节,一种互帮互助的体现,也是增进友谊与和睦相处的方法。每当那家在新建房屋时,左邻右舍以及自家的远近亲友都会去恭贺,除了红包外,还要带上一些贺礼,诸如粽子、包子、馒头、糖果、鞭炮等等,但无论你送什么礼品,其中一定少不了水糕的身影,因为水糕除了那些吉祥的寓意外,还是一种快餐性的食品。在当时忙碌的主人大多用水糕来作为点心招待工匠和前来帮忙的人。当第一声打夯的声音还未响起时,主人就会将水糕在蒸笼上馏一下,让前来的人首先吃上一些,一个糕字让打夯的号子更为响亮。当上梁的鞭炮一响,站在屋顶的工匠就会向围观的人群抛撒礼品,在馒头、包子、粽子满天飞,同时五彩的糖果如蝶翩舞,而那水糕则若盛开的白梅和红梅一般飘香入群。每当有人家建筑新房时,卖水糕的人就会更为忙碌,不仅要打理正常的生意,也往往要在夜间加班加点。

  除了水糕有着吉祥喜庆的寓意外,水糕是由细碎的米粒加工而成,所以它又特别耐消化。在当时,交通很不方便,出远门的人往往在出发前,去和上一碗水糕,除了预祝一切顺利外,还是因为吃水糕耐饿。在婚嫁的旧俗中,不仅是新娘子的嫁妆中大多会放上水糕,在上轿、上车前,在那喜庆的唢呐声中,父母会给自己的闺女和上一碗水糕,以防止她在婚礼中经不住折腾,同时也是一种高升的寓意。在新婚的翌日早晨,新娘子则欢喜地从嫁妆中拿出水糕,在在极有寓意的二只碗里,和上水糕,与新郎交臂而吃,共祝未来的步步高升,白头偕老。

  不是迷信,而是一种预祝的心理。谁家的孩子无论是小升初,还是中考,亦或以后的高考,还包括走上工作岗位前,细心的父母也往往给自己的孩子准备了一碗水糕,让孩子出发前吃,如果不吃,父母还是会将水糕包好塞进孩子的包里或者口袋里,姑且不说它是否灵验,父母对儿女的成龙成凤的良苦用心,可见一斑。

  水糕,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经典食品,是一种没有任何添加成分的、纯粹的绿色食品。它就是在大米中掺入一些糯米,在清水中淘洗干净后,再拿到古老的石磨上去研磨一下,稍微风干一下,就拿去做水糕,连最简单的用小苏打去发酵的过程也没有,食用的人特别放心。

  很是汗颜,虽然吃了无数次水糕,除了清香可口外,我还真的说不出它的准确味道。如果一定要定义的话,我只能够告诉你,那就是那金色秋天的味道。稻谷汲取了花开时分的大地精华,沐浴了蝉唱知了时的雨露,承接了秋风秋霜的洗礼,同时还承受了一年三季的阳光月华的爱抚,成熟在枫舞红韵、杏黄舞扇的时节。

  一碗在手,尽揽秋韵,那水糕的味道就是:三分秋韵,二分秋意,一分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