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故乡,辈分大的老人总爱和孙子辈的男孩开玩笑“你小子不如开锁带搬亲,一起省事儿了!”
开锁带搬亲,是故乡的一句俗话。意思是十二周岁的时候,趁着生日摆酒席一起结婚。这样的说辞乍然一听,有些奇怪,十二岁能结婚吗?
我没有见过十二岁结婚的男孩,但是从长辈们的口中知道,家族的四爷是十二周岁开锁和成亲一块办的,据说当年成亲的时候,花轿已经抬到门口了,却不见新郎的踪迹,最后在一棵大树上找到了十二岁的新郎官正在掏鸟蛋呢!
这个事儿,经过三代人口口相传,演变为搞笑的故事。
随着时代的发展,旧社会的娃娃亲湮没在历史的泥沙之中,但是十二岁开锁,却随着经济的突飞猛进演变得越来越精彩、越来越广泛。我小时候,十二岁开锁是男孩的专利,而且基本是长子或者最小的老幺,这大概是重男轻女留下的祸害。
如今,男孩女孩都一样,只要长到十二周岁,家里必定会办一场酒席,盛大庆祝。按照故乡的说词,十二岁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过了十二岁算是进入了成人阶段。
二
十二岁开锁待客,待的是舅家,待的是干妈。从前的说法是,不容易养活的孩子,体弱多病的孩子,认了干爹干妈,多了一对父母,多重压福,孩子就能平安地长大。
孩子生日那天,舅舅和干爹干妈要早早到位,给孩子“挂红”。所谓的“挂红”,即一块红布,现在大都是被单或被面。几个舅舅挂几块红,干妈也要挂红。红布斜绑在孩子的胸前,呈十字状。
舅舅家和干妈家的红子挂上了,就要开始“拉驴了”。
舅舅拉驴儿,是开锁的习俗之一。
故乡有句老话“外甥是舅家的狗,吃饱了就走。”至于驴的叫法从何而来,也有说辞。旧社会医疗设施不发达,孩子容易夭折,加上重男轻女,男孩就特别金贵。为了让自己家的孩子健康长大,父母多会让舅舅给起个名字。
据说舅舅给取了名字的孩子,会好养。舅舅起的名字都是小名,牲口好养,于是,狗啊,驴啊,马啊,便成了许多人家孩子的小名。
舅舅挂红,挂的是喜庆,挂的是亲情,挂上红艳艳的色彩,孩子的人生便会红红彤彤的。
三
十二岁开锁,锁从哪里来?
这个锁早在孩子生下来的时候便开始准备了。家里的长辈会用红布缝一个项圈,项圈的坠子是一个香囊袋,里边装了朱砂、桃枝等。挂在孩子颈脖上,一是为了辟邪,二是为了十二岁开锁用。这个项圈一岁增加一圈,每年的年三十,当初缝项圈的那个长辈会用红布给项圈再缝一层,直到十二岁。
如果是认了干妈的孩子,那么这个项圈便是由干妈家给缝的,程序一样。孩子第一次去干妈家,干妈便会把项圈挂到孩子的颈脖上。挂上项圈的孩子,被牢牢地拴住了,任凭牛鬼蛇神谁也招不走。
舅舅拉驴儿,拉的就是这个项圈。
十二岁生日当天,孩子戴上项圈,孩子母亲把一把铜锁,锁在裹得厚厚的项圈上,然后用五色线撮绳,一头绑在项圈上,一头拉在舅舅手上,拉驴的舅舅必须是大舅。
大舅拽着无色线走在前边,孩子走在后边,拉驴儿,拉驴儿,舅舅拉的是外甥,拉的是姊妹家里的顶梁柱。
四
开锁有特定的地方,必须有水,水还得是活水,即流动的河。准备去河边开锁的时候,家里还得准备四样菜,豆芽必须有,莲藕绝对不要。再准备十个馒头或者苹果。以前是馒头,现在为了省事,换成苹果了。
梃子扎的锅盖一个,剪刀一把,鞭炮一挂,火纸一沓,唢呐一定得有。知客大喊一声:“走啦,去河上啦!”吹喇叭的,吹笙的,鼓着腮帮子便开始了。一路上喜庆的唢呐吹不停,一直吹到河边。
端菜的、供香、供苹果的走在前边,舅舅拉着外甥走在中间,唢呐手走在最后边。
到了河边后,要听知客的安排,一项一项来。在知客的喊礼下,舅舅用钥匙打开项圈上的铜锁,然后用剪刀剪开项圈,这就开锁了。
开完锁后,孩子要在知客的喊礼下,一磕头,二磕头,三磕头,给舅舅磕三个响头,感谢舅舅这么多年的关爱。俗话说“亲舅如父子”,舅舅是除了父母外孩子最亲的人了。孩子磕头后,舅舅会给孩子生日的第一个红包。
四样菜倒进河里,十个苹果、剪刀、铜锁,项圈,放在锅盖上,锅盖随后慢慢地放在流动的河面上,让其顺流而去。
苹果和菜是敬河神的,求河神保佑孩子平平安安。剪刀、铜锁、项圈等物放在流动的水上,这些是孩子曾经佩带的东西,放在水上流走,意思是洗去人生所有的病痛灾难,从此顺顺利利地长大成人。
苹果放在河面之后,随行的亲朋、旁人都可以捡来吃,说是敬了河神的供品,带了神气儿,吃了不生灾。铜锁、锅盖、剪刀,旁人可以捡回去用,家人和亲戚不能捡的。
最后,在河边放鞭炮、烧火纸,孩子要面对着河流磕头,依旧磕三个。开锁、敬河神,庄重而严肃,马虎不得。
五
待这些程序做完,回到家里,该来的亲戚基本都来齐了。
自家门口摆一桌子,铺上红单子,摆上生日蛋糕。知客拿着话筒喊着孩子爷奶、孩子姥爷姥姥、孩子爸妈、干爹干妈、叔伯婶娘、舅舅舅妈、七大姑八大姨,按照次序坐在桌子后边。
孩子站在桌子前边,身上依旧挂着舅舅和干妈挂的红子。
十二岁了,孩子要说几句话,提前打稿也行,即兴发挥也可,说些感谢父母养育之恩的话,算是开场白。孩子说完了,知客接过话筒,开始让孩子挨个磕头行礼,先从爷奶开始。
所有的直系亲戚磕头完毕,跪拜长辈的仪式就落下帷幕了。切蛋糕,是这项主题的最后一个内容。孩子亲自切开属于自己生日的蛋糕,十二岁的酒席就准备上菜了。
六
礼毕后,几桶烟火点燃,冒着烟的礼花飞升到高空,喜庆的礼花嗵嗵响。
一拉溜摆在门口的乡村流水宴席正式开始了。姥爷姥姥坐上席,有专门的陪客。舅舅舅妈是金贵的客人,不容怠慢,需要知客安排对应的亲戚陪客。
生活富裕了,鸡鸭鱼肉少不了,全鸡、全鸭、大肘子,一尾鱼,头要对着舅舅,喝杯鱼头酒,把生日宴席推上了高潮。
陪客的要尽到责任,一定要陪好客人,吃好,喝好。
酒席吃到最后,在知客的引领下,挂着红子的小寿星端着酒杯挨个敬酒。
七
在故乡,孩子十二岁开锁就和结婚一样,郑重而热闹。
如今,生活富足了,家家都摆得起酒席,无论几个孩子,无论男孩女孩,都很稀罕。十二岁的时候庆祝庆祝,欢喜了孩子,聚拢了亲朋,热闹了寂寥的乡村,日子就生动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