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暴雨浇不灭燥热的夏天散文

时间:2021-08-31

  午后的一声闷雷,打破了沉寂的天空。焦躁不安的夏日,伴着昏昏欲睡的云。每年的夏天,不一样的热度,却总是有着同样的节奏:上午热到石板翘,下午一场雷雨过后,带来短暂的清爽,随后便是流着大汗,吃着晚餐。或许对绍兴人而言,还会喝着百饮不腻的干菜汤。

  作为七月生人,与生俱来的优势居然是第一时间感受了这个世界的热。小时候记不住自己的出生时间,妈妈都会用“最热的时候”来形容,凝练地让我知道,我是出生在那年最热的一个月中最热的一天,最热的时辰。虽然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酷暑,期间也感受过几十年难遇的高温,但是习惯却不喜欢。即便整天浸泡在家门口的小河里,闷头水中,暴热的空气还是久久难去。

  前几天在公众号里向小伙伴们征集了夏日的趣(qing)事和音乐,被cue到最多的是一首温岚的歌,《夏天的风》。

  一

  “七月的风懒懒的连云都变热热的……”这段初夏的感觉,似乎回到了第一次听这首歌曲的小升初时期。最初听到是在表姐的QQ空间,多么遥远的一个名词,相信有很多人也曾研究过QQ空间的背景乐外链,怎么样才能不开通各种钻就实现背景音乐个性化。

  那年的暑假在干嘛?农场偷菜?看台剧?跟着姐姐学音标?傍晚时分买上一只烤鸭,和姐姐合作准备晚饭……那年夏天似乎没有现在那么燥热,没有空调,也没有冰柜。晚上和家里人搬着小桌子在户外吃着晚饭,家人围坐一旁。倒上一杯冰爽的可乐,伴着微微的南风,特别惬意。

  当时的电风扇是最棒的纳凉神器,怕热的我每天晚上都会对着电风扇,开到三档,脸对着风扇的方向,看着扇叶急速地转动,对着风扇低沉地发出“呜”的声音,在反射回来的回声中,感觉比静躺在床上吹风凉快多了。而最懊恼的时刻,必定是晚上打雷的日子,十有八九会断电,燥热的夜晚失去了唯一的凉意,妈妈只好拿出手摇扇缓缓地在一边扇着,说:“睡着了就不会热了。”可是我还是翻来覆去地睡不着,直念叨着:“妈妈,什么时候来电呀?”妈妈安慰道:“闭上眼睛,待会醒来就有电了……”

  那时候一直奇怪,妈妈难道不热吗?为什么只有我觉得热呢?难道小孩子就比大人体温高吗?直到有一天,家里又停电了,帮外甥女晒着扇子,她在那边翻来覆去,如那时的我一样,说着:“舅舅,好热呀,我睡不着。”我一边说着“舅舅给你扇着呢,你睡着就不热了”,一边自己忘却了所有的闷热,等到她睡着,我的扇子也轻轻地落在枕边。

  二

  以下这段故事是小学弟留言的——

  “我感觉小时候的夏天似乎一点都不热,作为大哥,我带着一帮小表弟们顶着中午的大太阳去河里游泳,那时候的河水也十分干净,干净到喝几口都没有关系。游得累了我们就爬到河边山上的大石头上晒太阳,把衣服晒干,顺便掏掏鸟窝。晒得受不了了就又泡到清凉的河水中,还能摸摸鱼,运气好的时候,晚饭就有一盘鲜美的小河鱼等着我们!经常等到太阳落山,外婆大老远地喊我们回家吃饭,甚至拿着竹条来赶我们,一拨人只穿条短裤,披着夕阳的余晖往家里走着,留下一路的欢声笑语……”

  这样的情景,相信每个男孩在小时候都有过,那天真调皮的年代里,所有的桀骜不驯都可以用“对世界充满好奇”来解释。绍兴的农村,可以在开闸的时候到河里摸河蚌、捞螺蛳,到曹娥江畔看跳跳鱼,捉小螃蟹。还可以到地里掰玉米,甚至拿几块砖,搞个野炊什么的。

  记得小时候做过最调皮的事儿是在表姐和邻居玩伴的“挑唆”下,把隔壁的燕子窝给捅了。那时候小伙伴们就是瞎起哄,而我为了在哥哥姐姐面前显示自己的“能耐”,还真的老实巴交地把燕子窝给捅了,虽然看着掉下来的小燕子心有不忍,但虚荣心却把其他所有的情绪统统掩盖了过去。而也就在邻居的骂声中,我收获了人生中唯一一次被妈妈用藤条打我的经历。虽然妈妈打我的力度并不大,但我却抽泣了很久……

  三

  在泉州的老师发来对夏天的感受,仅仅简单的两个字“烦躁”。这个夏天,她顶着烈日带娃上课,为了论文引经据典,还意外地全身过敏,真的是“屋漏又逢连夜雨”,这个夏天简直就是水逆。

  虽然在泉州待了三年多,但真正七八月的夏天我还真的没有领略过。但泉州的夏天比浙江来得要早一些,伴随着雨季一起到来。在有斜坡的校园楼里,甚至可以见到小河一般的场景,像是在外婆家的溪水里趟水,却没有鹅卵石和小螃蟹,只有那一只只裸露的小脚丫,和一双双湿透的运动鞋。

  东海之滨,海风拂面。校园不大,基础设施也是一般,但它的各处,几乎都留下过影像画面。在后山学生街聚餐,在校门口坐“小白”(校园电动车),在演播室录制,在俊秀楼奋笔疾书……

  转眼毕业已三年,一年一次的返校之旅,是时候该提上下半年的日程表了。

  四

  听着闷雷阵阵,雨却一直矜持着,或许它在期待着某个时刻的任性放纵,在某个区域肆意妄为。不过即便它再猛烈,依旧浇不灭这燥热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