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游诗海随笔散文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马来西亚华裔。在马来西亚这个多元种族的国度里,三语并重,即华语、国语、英语。打从入学年龄起,我唯一能操得一口流利的,便是华语。就因为听得懂、说得明,因此我对华文情有独钟。
我虽然对华文情有独钟,然而却发现学校里上语文课是一种填鸭式教育,不外在赶教育部定下的课程纲要以让学生们应考。小学时,着重于什么学汉语拼音、写生字新词,理解课文等,枯燥乏味。中学时,则着重于什么白话文、文言文、古诗词、新诗及名句精华,生涩难懂。语文教学,就变成了学生们为了应考的必修科。
侥幸地,小学三年级时,赵老师当我的华文科任老师。是她,让我对华文课的枯燥生涩有所改观,是她,在华文课中穿插了中国传统文化——诗歌教学。那时,适逢教科书中有编入骆宾王的《咏鹅》篇。赵老师在为我们简介了骆宾王在骆家塘的创作背景以及鉴赏作品一番后,便一反常态要全班同学分组群。啥?我们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拉长声音震惊极了!十五分钟后,赵老师依序点组呈现了。你可别小看咱们年纪小,天真活泼的童音再配上小脑袋瓜儿点呀点地、圆溜溜的眼睛转呀转地、伸长脖子发出高亢嘹亮的`鹅叫声,神态自若,传神极了。
过后,我开始吵着母亲为我买本唐诗细细咀嚼。渐渐地,我看是接触到了诗仙李白与月亮的诗篇、诗圣杜甫的现实主义与关照穷人的大爱精神、诗佛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美、田园诗人陶渊明的与世无争……。那些一首首经典的唐诗,有的气势雄浑瑰丽、有的感情细腻、有的讽喻时政、有的情景交融、有的生活隐逸……。
顿时,我才恍然大悟,上语文课所学的知识并非枯燥乏味,而是学习语文没有的捷径,“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学习语文必须增广词汇,发音纯正及提升理解能力。这些铺垫,是打好诗歌朗诵的基础,才能做到很好的声音演出。
后来,升上中学,我凭着一股对诗歌的热爱开始吟诗作乐,参加了诗歌朗诵群朗比赛。从中,我学会了发音时口齿清晰、字正腔圆、控制音调的高低、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注意肢体语言及与队友和观众的眼神交流等。皇天不负有心人,我的努力有了回馈,我对终于脱颖而出,站上了区赛、州赛,甚至回赛的舞台。
如今,我是一名高中生。我开始研究诗歌的形式。反复穿梭于五言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古诗及新词中。我遨游于艾青的《盆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舒婷的《致橡树》、余光中的《乡愁》、席慕蓉的……顾城的……海子的……等等。后来,我启开了现代诗人的第一步——尝试创作新诗。可见一堂以唐诗教学的华文课对我的影响深远之极。
我爱诗歌,诗歌犹如一曲优美乐章,音符跳动,触动心弦处,让我陶醉其中,久久回不过神来。
【悠游诗海随笔散文】相关文章:
1.悠游乌云寺散文
3.出海散文随笔
8.海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