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这些年,藏书累累,久别而归,书架上落满尘埃,漫步走过一册册久摆未曾翻动的书本,指尖拨过,染一指灰渍,有些光阴藏在书里早已淡忘,有些梦想藏在书里早已不曾沾染。还记得初读《少年中国说》,至今只记得一句‘前程似海,来日方长’,当真来日方长吗?
抽出左手那边的一本字帖,有段日子痴迷书法,整日想着那些柔软的笔触在纸上婉转曲折,构成一幅幅刚柔并济的书法作品,行书飘逸,如清风拂柳;楷书端正,似高山矗立;草书张狂,若浪淘无羁。字帖毛笔买了一大堆,自学自练了一段日子,最终不是学有所成,而是被另一种痴迷取代,将这些过时的琐碎束之高阁。年少的时光总是过一天多似一天,像一本新书刚刚打开,由浅入深,新的东西跃然入目;老年的时光却过一天少一天,书页的翻动行将就止,结局如何并不重要,读完一本好书的怅然若失是摆脱不了的,少时我们追赶着时光长大,年老时我们拖拽着时光流年挽留,人生大致如此。
右手边是一本乐谱,那时苦苦哀求父亲花重金买了一把木吉他,盼着指尖的转轴拨弦能奏出心悦的乐曲,听歌之余想着创造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那时的梦里留有一片天地,少年抚着吉他就着月光孤零零地弹奏自己琐碎的心事,想是因为白天听了瞎子阿炳的故事,‘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为何每一个人年少时在父母的关爱下总有一个‘遗世独立’的梦呢?觉得那样很酷,可能是拥有便不懂得珍惜吧,如今却越来越害怕孤独。
曾经读过一篇文章,说到父辈的存在可以让我们感觉到死亡的遥远,像大海远处的一座高山,我们站在山后,固然能听到骇浪涛涛,视线却被遮挡,窥不到死亡的真容。如今对生命终点的恐惧每日渐增,俗世俗人,自然参不破生死;爷爷奶奶去世后,想到父亲面前障目的高山已然倒塌,今年过年回家发现许久未见的父母好像一下老了许多,暗暗不安、心疼。
抚摸我的旧吉他,我终究还是没有学成。那时没有耐心,新的事物如泉涌,如狂风扑面而来,我怎可规矩地停留在原地,素描手册埋在书架底层落满灰尘,四大名著摆在高处不曾翻动几页,一大套史书就在眼前,那时什么都想学,想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以前总以为自己独一无二,世界绕着自己在转,后来才知道自己终究要做社会机器里的一个小零件,时光波涛里的一滴水珠,宇宙星空里的一粒尘埃。唯独面前的这个书架上记录的`光阴属于自己,却也同大多数人相似。每个人总有几册买来未曾细翻的书本,几场想做却不能实现的梦想。
不曾记起的真实,仿佛停靠在我身后某一站的列车,我并不曾随它远去,它亦带不给我别样的风景。生命中的一次次错过,仿似这一张张列车,纵横驰骋,分道扬镳;它们与我的生命轨迹渐行渐远,我在正坐的这辆车中思索着得与失。时常勾起心底对生命终点的恐惧,伴着面对命运时的无力,渐渐懂得了成人世界里,那些说不出又挣不脱的道理。
一生只做一件事方似水滴石穿那般稳妥。
【书里的时光散文】相关文章:
3.时光里的沙漏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