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与“棒”都是拔苗助长散文

时间:2021-08-31

  自从玩上了微信,渐渐离不开手机了,不知自己啥时也成了低头一族。那些乐此不疲的玩家们不分时间不分场合,用一声清脆地“叮咚”轻叩你的手机界面,朋友圈里不时蹦出来链接:为朋友的孩子投票,为某人的宝宝点赞。如此多了,甚至连看都顾不上看,碍于面子,按图索骥地前来捧场:点赞、投票。孩子一脸天真无邪地笑意,被这来路不明的赞扬和捧场,套上一层金色的光环,那孩子似乎就真得很优秀很棒,家长和亲人也颇自豪且特有成就感。

“捧”与“棒”都是拔苗助长散文

  “少年需率真,过于老成,好比施用了植物催熟剂……”(毕淑敏)。他们的心思尚且质嫩,却过早地被名利浸染,还未明白真正的价值观,就满脑子“唯我独尊”。不正是人为地催熟么?!试想,这样捧出来的孩子,能否面对挫败?能否接受哪怕是善意的批评与反对意见呢?

  于是乎,突然就有跳楼的中学生、离家出走的小学生、还有的直接与老师动武动粗的(就在刚刚看到一条消息:12月4日湖南邵东一学生办公室内杀害老师!)。这些骇人听闻的事件背后原因很简单,或因老师批评了几句,或因同学之间的误会,或因家长要求过严,自尊就严重受损。听惯了褒奖之词,看惯了周围人恭维的笑脸,熏染了满满地溺爱,她(他)哪能经一点儿风吹草动、冷雨寒风呢。一旦遇到“坎儿”,心头就系上打不开的死结,就感觉世界末日来了,凭借年少不谙人世的冲动,做出令痛心疾首的蠢事。看似“捧”得过了,危害很大的。那再来看看棍棒之下是否能出“才”呢。

  曾有户人家,家中父亲早逝,母亲带着七个孩子艰难度日。为了让孩子们早日懂事、成才,母亲确是用过小棍子。以至于多年后子女们聚在一起回忆母亲,无不感慨万端:多亏当年有母亲手中的小棍子,教他们养成了好习惯,利用每个早晨读书,懂得照顾和关爱,懂得天道酬勤……他们感恩母亲“严厉”背后的慈爱,她总是高高地举起棍子,又轻轻地落下,其实七个孩子没有哪个真正挨过那根在母亲手里揣摩得发亮的棍子。只是,他们的母亲非常好地把握使用棍棒的尺度,棍棒在她手里只是一种教育“方式”而不是施暴“工具”。当然这是一位智慧的母亲,她的七个子女个个优秀,令多少人羡慕不已。

  如今的孩子,重在综合素质教育,很少有父母拿棍棒对付。但他们手中明晃晃举着那无形的“大棒”给孩子们巨大的压力,那就是:“起跑线”、“各类补习班和特长班”、“填鸭式地教育”,一些家长一边唾骂有偿家教的各种不道德,一边却逼着孩子哭着去上补习班。更有甚者,也真的动了粗,少数无知的家长,自私、粗暴、冲动,还有极度不负责任的幼教老师,动辄对幼小的孩子大动干戈、拳脚相加,使孩子身体伤痕累累,给他们幼小的心灵留下难以愈合的阴影。

  当下都说,“教育难、难教育”。所以许多人对于孩子的教育,不知该如何下手了,“捧”也不行,“棒”也不能。

  人之初,在婴幼儿还不会开口说话的时候,他(她)已经有了丰富的内心活动,很会察颜观色。这个时期,思维教育已经正式拉开序幕,做为人生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谈举止潜移默化地浸染孩子的心灵。粗暴的家长,孩子不会温良,“打”出来的孩子更叛逆。孩子成长的过程,需要理性地呵护,做父母的不但不能缺席,更需要陪他们一起成长。

  我深信,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将来成长为绚丽的鲜花、参天的大树,还是普通的小草,都有自己的价值,都需要适合他(她)生长的土壤。切不可用“捧”和“棒”来拔苗助长,这是谋杀孩子天性最愚蠢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