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避免散文

时间:2021-08-31

  遇见那幅油画,不经意间。像被什么刺痛,心莫名地疼,几近落泪。安魂曲——一幅油画作品题目。一条画展讯息——旅德艺术家李衡首次国内个展《不可避免》。一幅幅看去,被画面色彩沉郁静气之风击中,突然地决定去看。

不可避免散文

  雨后,大朵大朵软云,在洁净天空绽开。我钻进城市拥挤地铁,走进各色人种之间。终于立于安魂曲面前。很大的一幅作品,高高悬挂艺术空间墙壁。

  展厅安静,人零星而来,看过之后很快离去。我需要时间,需要对视。离作品一米以外的距离,我凝视它。一动不动。像守候一朵花开,不急,慢慢地,看;像一个人的禅修,心要沉下去,沉到深深处。独自。

  暗黑,广阔无边的荒野,杂草丛生。

  我走进茫茫黑暗里。不!有光,极其微弱的光。黑,主色调。我踏进荒无人烟的旷野。周围极静,静得可怕。我踩着脚下杂草,向深远处,光亮处,缓缓,一步步走去。我听到脚下鞋与草的摩擦声,听到心脏怦怦声。孤独,无助,恐惧,绝望,很多情绪,恰似天上乌黑云朵,铺天盖地涌来。这样的情愫,来自黑白色调产生巨大的魅力。天地,黑白,明暗,对比着,矛盾着,强烈视觉冲击。我不敢直视,然不得不直视。生命的无常,不可超越的苦难,与其无法逃脱,不如直视,迎接,接受。

  天空乌云翻滚,暴风雨即将到来。黑云压顶,转瞬即逝。我又隐隐看到一丝光。晨光?日光?黑夜月光……缕缕的光正欲冲破黑暗云层,在杂草丛中奔跑跳跃。天与地,黑与白依然生离死别般,缠绵缱绻,似有山崩地裂之势。

  草海茫茫,幽深静谧,深不可测的孤独。无限孤独。

  安魂曲,极具悲怆之美。

  我融进一片风景里。听画。

  雷声轰鸣。风,在旷野中呜咽,徘徊,不忍离去。我素颜,着一袭长袍,坐在草海里,面向遥远天空,等待着,一场不可避免的暴风雨。暴风雨,来吧,来吧。不可避免——我猛然想起,这,正是画展主题,精神内核。

  不可避免,心里默念,颇有意味的几个字。生,死,悲,欢,伤害,诋毁,不可预知,毫无防备,不可避免地来。躲不掉。生命里的劫难,是定数。该来的会来,该走的会走。压迫它,阻挡它,无功而返。索性,坦然对待。事情走到极度的坏,折身而返,朝向好的方向转身。

  人与画对视。我是在欣赏这幅名为安魂曲的油画么?对!我还在听浑厚低沉,悲壮的大提琴曲。安魂曲是画儿,是曲。

  莫扎特《安魂曲》呢?想着的时候,耳边仿佛响起莫扎特的安魂曲。舒缓,深入,缓缓植入心里。眼前是画,心里是曲。那颗根植于心里的心,微微颤了一下,泪水不由自主蓄满眼眶。灵魂的震撼,任何语言文字,形容那一刻感受,苍白无力。

  莫扎特的安魂曲是超度亡灵的弥撒曲。李衡的安魂曲,是孤独,绝望;是不屈从于命运的呐喊,挣扎。这样想的时候,眼前作品,更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看了很多次画展,唯一的一次,被强烈震撼着。不可避免。

  画展是青年艺术家“草”系列作品。据说,在画完第五张作品,来不及取名,他突然住进医院。在病床上,画家忍受难以想象的病痛折磨。苦痛中,他思考寻找,追寻到内心宁静,于是,第五张作品取名为不可避免。他说,于艺术而言,能走多远,其过程与代价仍然是——不可避免。这,成为青年画家,此次个展生命思索。逆境造人,逆境升华艺术。

  不可避免,富有哲理的四个字。它道出生命无常,无奈。在不可避免中,坚持,抗争,不退缩,一定会看到希望的光。

  恰似那幅选择。

  如果说,安魂曲还能听到雷声,风声,草与草轻微吟唱,那么,选择比安魂曲呈现的宁静更宁静。

  天空,十字道路,草地,构成绘画基本元素。

  我伫立于一望无际,初春草海边缘。清凉的风微微袭来,吹动我的长发。我站在人生十字路口,选择。事业么?爱情么?还是别样的,重大,关乎一生命运的选择。任何一种选择,都是不可未知的,一种未来命运走向。

  人的一生,总会遇见大大小小的选择。没有比选择更难的事情,何去何从。未来不可知。天空微光闪烁。绿,铺满选择的路。光,绿,是希望。选择,无所谓对错,路在,希望在。既然选择远方,就要风雨兼程。

  如我,炎炎夏日,放弃呼伦贝尔草原旅途,穿行小半个城市地铁,毅然选择看李衡“草”系列作品。我看到艺术的美,画家精湛的绘画技巧,细腻笔触间表现的静谧孤独。在人与绘画的对视中,画面传递的,是看不见的精神的能量。

  李衡,先后接受中国、俄罗斯、德国最高艺术教育的青年画家,他用九年时间画草,草里融入年轻艺术家对于生命的认知。他以草为绘画元素,将具象与抽象巧妙结合,倾向具象,倾向内心表达。不高深莫测。穿行在画家茫茫“草海”里,无比安静,无比唯美,无比孤独。一棵棵草,天地间零星微光,散发出一股股力量,一次次袭击你,不可避免。

  “看不见的自然,比可见的自然要多得多,也大得多。”看见的,是大自然哀婉与悲怆的史诗,看不见的自然,不可避免,在每一个观画者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