豁口散文

时间:2021-08-31

  六月的一个下午,晚饭过后,例行半城一圈,巧遇中心小学的白旭先生,遂一同漫步。

豁口散文

  今年,我因为“三区”支教来到了百里中学。听说白旭老师在中小,于是第二天就去拜访了他。白旭老师和另外一个老师同住一个房间,同在一起办公,房间看似有点儿拥挤。我们互致问候,攀谈了几句。白老师就给我到了一杯白酒,盛情难却,一连喝了三杯,心里暖融融的。后来我欣赏了他的正楷毛笔书法作品,看了他的密城笔记文稿。我看出来了,他一说到文学,就很投入,眉飞色舞,很是健谈。他说自己用笔写作,电脑不是很熟悉,曾经手写了一个剧本转让给了西安的电视剧制作人,未曾留下原稿。我主动承诺以后写的作品,我给义务录入电脑形成电子文稿,白老师非常高兴。

  白旭先生是一个真正的文化人。他脾性耿直,文学造诣很深,尤其擅长古文,听说近年还有电视剧本问世。认识他是在我刚参加工作那年,师范毕业分配到新集中学任教,说是中学,其实就是个七年一贯制学校。那年我进校,他调出了,在川口小学当了校长,听老师们说白旭人很清高,很有才,文章写得好,语文教的出色,于是多了几分关注。学区统一开会、组织考试,见过几面。一年后,我调离了新集,好多年了再未谋面。后面断断续续听到过他的一些事迹,当过星火中学校长,后来因为计生政策免职。再后来在教师进修学校培训期间见过一面,也只是认识,打个招呼而已。近年来,看到他在灵台教育、甘肃政协等杂志上发表的文章,知道他仍然行走在文学的路上。

  白旭先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性情中人。白老师来过我的临时办公室几次,我们相聊甚欢。他每次到来,都是怀揣两罐啤酒,我们一边喝一边聊。他一高兴,就会背诵一大段古文。他对古代经典诗文记忆颇多,随便说一篇,他都能背诵一大段。前不久,我在灵台听了民盟平凉主委朱建国教授的报告写了一篇感受,他看后大加赞赏。他说,此人我很熟悉,有过交流。他写的关于皇甫谧的文章,在朱教授的推荐下,发在了宁夏政协杂志上。他的大作《皇甫谧塾书馆觅踪》《密高王转》《密须探古》《密须老窖》,我都一一拜读,悉心录入。由于是古文,输入法词库没有现成的词语,输入比较困难,工作虽然累,但是因为喜欢,却很快乐。我很佩服白旭先生博闻强记和出口成章的才学,和他在一起,我很愉快,似乎自己也是个文人了。

  白旭先生是一个热心公益,致力于文化传承的人。新密须广场建成。高端大气,休闲娱乐一体,吸引了许多游人。矗立于广场南口的密须石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正面密须广场四个大字熠熠生光,北面的碑文简述密须历史文化,语言简洁准确,既有文气又通俗易懂。后来,和白老师探讨时方知碑文是其创作,就连为广场增色不少的六角亭也是接受了他的建议临时增加的。街道北面的密须古城墙遗址广场虽已多年失修,残败不堪,石碑被人为破坏,碑文也是其所为,当年的书记乡长,对他礼遇甚高。每每说起,白先生都惋惜不已,他说这篇碑文,是他比较满意的一篇。

  白旭先生是一个执着的人,更是一个善于发现的人。今晚和白旭先生一起漫步,方才注意到,他脸色黧黑,身体单薄,衣着朴素。看到他有点偏拐,行走不太方便,心里有几分过意不去。我们相约在街道西面新大桥一带转转,谁知到了那里,离传说中的阴密县城故址近了,我们不约而同的改变了主意,沿着柏油路,很快就到了对岸的山跟前。他说,阴密县城卫城故址就在这个沟里面的一个孤山上。我们抄羊肠小道上山,他虽然腿疼,但是爬山却很利索。快到山顶了,一圈高大的古城墙把我们挡在了下面,我们沿着墙根部向西行,出现了一个豁口,这个豁口,看样子是庄稼人挖开的,有新挖的痕迹,豁口处还有成堆的荆棘阻挡着,用手分开荆棘勉强通过,登上墙顶,这是一个不大的平台,不到三五亩地。地里种着玉米,玉米苗还不到一尺高。东面边上,杂草丛生,有几朵木瓜树,木瓜果清晰可见。白先生伸手去摘,够不着,我用手拉着他,他身子斜着,摘了两颗,他意犹未尽,还想继续,我硬是拉了回来,人老了,别出什么差错。北面又有高大的墙面,不过这里,又有一个大的豁口。站在这个豁口,他说,这就是传说中的阴密县城。我说这不可能,古人又不傻,怎么能把县衙设在这陡峭的山坡上,这可能是当年老百姓为了躲避土匪而筑造的堡子吧!他说,这是阴密县的卫城,驻扎着部队,史书有记载的。我说,谁会把兵驻扎在这里,上下都不方便。倒是这里能看清百里方左右圆几十公里,所有通往古城的道路尽收眼底,这可能是个瞭望哨。我们各执己见,争论了一会儿,谁也不能说服谁。后来,我们穿过豁口,站在了堡子北边的地边。这才看清楚了,背后很开阔,直通山上,这山顶直通西屯原边。哦,我才觉得白先生所言不差。原来这里是丝绸之路,密须古道,南北交通,联通雍渭,地理位置确实险要,真个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说不定郭子仪屯兵西屯,凤翅塬大战都于此有关呢!

  白先生找到了这个豁口,我透过豁口看到了美丽的古城风貌。站在这个豁口,我抚今追昔,仿佛听到了几百年前的呐喊声。豁口是一个机遇。听说他和前任书记在这里照了一张日出的照片,意境深远,至今还挂在密须民俗馆。

  暮色降临,我们顺着东面车道下山返回。此行,锻炼了身体,见识了阴密县卫城故址,欣赏了山川美景,心情大好。细细思之,诗文之灵感亦如今晚的豁口,别样的风景常在那豁口之外。每一次心灵的震撼,何尝不是穿过了一个豁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