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忙的连队的叙事散文

时间:2021-08-31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淅淅沥沥的秋雨过后,天气一天冷似一天,连部前边杨树的树叶一半黄一半绿渐渐地在脱落,树底下似铺了一地的黄金。周围林床里的苜蓿也由翠绿、青绿直至枯黄,门前两侧的10棵云杉树依旧透着深绿,树底下的三叶草依旧绿意葱葱,透着顽强的生命力,还有冠叶榆也保留着有点泛黄的树叶,在这清冷的秋风中,飒飒的舞动着。

繁忙的连队的叙事散文

  季节的寒冷抵不住人们劳动的热情,看劳动的人们的装束:骑摩托车的人,男人们戴头盔,穿着棉大衣,大部分都是反穿的,女人们则丝巾、口罩、棉袄,头盔,还倒穿长棉袄护着自己的腿,把自己武装的严严实实地,“就这也感觉凉气把自己灌透了”宋老二媳妇桂英说。可是下地之后,不到半小时,就已经热腾腾的冒汗了。

  收获的喧嚣声回荡在连队的各个斗渠,连队10月24日就已经完全机采完了,这时间的重点工作就是犁地、冬灌水了,棉花收完了,人们可以长松一口气了,从19斗到24斗斗渠,看哪:收滴管带的人,浑身上下布满了泥巴,先一根根扯起来,后用四轮挂上十几根,往一块拽,女同志们在地边用砍刀砍成一段段的,今天连队有6家在收滴管带。机车大户赵俊波,人喊赵老二的机车在搂膜,铲车装,两辆车在拉运,一辆机车在茎秆,还有一辆车在给需要冬灌的地块配套,还有一辆弗格森大马力在犁地,把他这个“后勤部长”转的晕乎乎的,要送油,要检查质量,要送返,还要看下一家的地怎么干,“脑子里都是车的嗡嗡声”,赵老二高声说。

  22斗17号地,王长城正在拉运棉模,他的棉花是今年新出的CP690采棉机采的,采出来就是直接打包好的“圆蛋蛋模”,92亩地共打了21个圆蛋蛋模,“可以达到亩产350公斤左右”,长城信心满满的说。22斗26号地到28号地,连片的三块地正在灌水,连队组织的浇水班人员,穿着长胶筒,拿着铁锹,正在加固埂子,远看白茫茫的,明亮的太阳照耀下反射出来的光直晃眼。新群“咣咣咣”开着四轮拉着滴管带从23斗北头晃出来,往72公里处的滴灌带厂送,媳妇惠瑞立骑着摩托跟在后边押车,“新群性子急,不能让他开快,安全紧要”,小惠的口气不容置疑,新群听了咪咪笑。

  “要像前几天那样,一天天的下雨,雨后还不能立即干活,愁死人了,现在的活儿,机车都联系好了,加班加点的干,也就几天的功夫了。”正在19斗7号地里看机车给自家搂膜的安亮乐呵的说到,安亮原来在轧花加工厂工作,有一手过硬的焊接技术,可是因为改制,妻子爱花被分流到了连队承包土地,一个人忙不过来,他也只好随着到了连队,“今年虽说受高温的影响,可是我的棉花依然亩产达到360公斤,采摘费降了,到时国家在给点补贴,知足了。搂膜、犁地、灌水后,我就到加工厂去干活儿,老板催了好几次了。”

  机务副连长张新洪,兄弟四个排行老四,人都喊他“张老四”,开着他的红色的福特斯,一忽儿这个斗渠,一忽儿那个斗渠,看搂膜的车,膜搂的干不干净,才能在残膜回收质量验收单上签字;看茎秆的车,留茬高度是不是小于10厘米;看施肥的车,是否抛撒均匀,符合标准;看犁地的车,是否耕深达到30-32厘米,“机车越多,我越高兴”老四因熬夜略显疲惫的脸上,透着兴奋的红颜色,再有两天,地就犁完了,能不高兴吗?

  深秋的天黑的早,一轮泛着青晕的月光直泻而下,笼罩着忙碌的连队、职工的小院,夜深的时候,除了远处、近处轰隆隆的机车声,偶尔传出几声爱管闲事的狗的犬吠声,忙碌的人们早已经进入了甜甜的梦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