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的年初,一远房堂伯91岁逝世了。过世时十分安详,并未受病痛折磨,这与他一辈子过着极端俭朴的生活是分不开的。他之所以那样俭朴,不是经济的原因,而是他认为人应该“惜福”。
堂伯是个读了书的人,年轻时得了肺结核,在当时这是夺人之命的重病,按他自己的话是:惜福、习劳、持戒、自尊才得以长寿。他一生布衣蔬食,特别是对粮食,怀有一种近乎畸形的珍爱,从不许饭桌上散落一粒米饭,他说:“益信进退有命,迟速有时,澹然无求矣”。连一个人一生可以享用多少米都是命中注定,如果过度放纵地享用,不就是在提早损伤自己的性命吗?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时;纱绢一匹,可办粗衣几件;不饥不寒就行,何必图好吃好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等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
习劳是堂伯一辈子的良好习惯,他在供销社工作,在那艰难岁月,无论冰天雪地还是烈日炎炎,都得挑货郎担游乡,回到家还得在近郊山坡上开荒一些田土,种植蔬菜、红薯等粗粮贴补家中充饥,直到八十岁还在打理他的菜园。在我印象中,他从没跟人争吵过,一生温和的他整天埋头做事。有一次我问他:“你读那么多书,工作一辈子,怎么没谋到一官半职?也能轻松点啊”。他很平和:“老天给了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何必强争强抢”。我想一生粗茶淡饭、从不抽烟喝酒的堂伯,也许真是遵循了他的“惜福、习劳、持戒、自尊”的八字方针而得以长寿、得以尊敬吧。
还是去年,在堂伯逝世时隔十个月,他的儿子68岁逝世了。堂兄一辈子争强好胜,在40岁时当上了供销社主任。退休后回到家,由于闲来无事,加上脾气暴躁,经常与街坊邻居为小事争吵不休。其实说穿,还是想街坊邻居把他当领导看待,事事俱细要求社区向他汇报,参考他的意见,常为一些小事格格不入,时不时听到他的粗俗脏话,大动肝火。把自己在做心脏搭桥手术时,医生再三交待的静养身体的医嘱当做耳边风。在社区选举时,由于与人发生口角、过分激动导致心脏病突发而亡。“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堂兄啊!你为何不能多学学你父的品德?学会知足、活得朴素自然点呢?
堂兄逝世不到几天,堂兄的儿子在医院检查出患有肝癌。这消息如晴天霹雳,我们这些朋友都不敢相信。08年他检查出患有肝硬化腹水,无论是医生,还是他家人或朋友,一直以来要求他注意饮食,阻止他喝酒。但他那犟脾气、不信邪的性格任怎么劝说也阻止不了。酒肉无忌,导致悔之晚矣。《佛说佛医经》里说得透彻:“食多有五罪:一者多睡眠,二者多病,三者多淫,四者不能讽诵经,五者多着世间。”其实人的福气是很微薄的,若不爱惜,将这微薄的福气享尽了,就得受莫大的痛苦。
福是来之不易的,生命中不容挥霍,唯有珍惜。也只有惜福的人才能习于劳动、持守戒律、自我尊重;才能懂得惜福得福;才能活得舒心、活得快乐、活得潇洒。这就是平淡之人常享高寿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