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阅读理解附答案
临江仙
鹿虔扆
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翠华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
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藕花相向野塘中,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
注:①鹿虔扆:生于五代十国时期,曾在后蜀任职,蜀亡后没有出仕新朝。②翠华:皇帝的仪仗。
鹿虔扆(y ǐ):后蜀大臣,花间词人。国亡不仕,词多感慨之音。②荒苑:荒废的皇家园林.③翠华:皇帝仪仗所用的旗子。这里代指皇帝车驾。④藕花:荷花。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本词以紧锁绮窗翠华玉楼歌吹香红等意象来暗示当年的繁华,意在衬托今日的荒凉。
B.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句运用拟人手法,表达词人对烟月不明人事变迁还照深宫的厌倦。
C.这首词不仅寓情于景,而且还赋情于景,作者把本是无知无情的景物诸如绮窗藕花等写得有知有情。
D.这是一首抒写黍离之悲的词,这种 悲不是通过词人自己之口直接表达,而是由词人笔下的景物折射出来的。
2.这首词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晚唐五代词大体可分为___和___两个艺术流派。(2分)
4.此词通过景物的衬托、气氛的烘染,曲折地表达了_________的主题。(2分)
5.词的下片颇具艺术感染力,请从表现手法角度加以赏析。(4分)
6.作者是如何使用拟人手法抒发亡国之恨的?(3分)
7.本文是如何使用衬托手法的?使用这种手法的目的是什么?(5分)
参考答案:
1.B (没有表达厌倦之情,表达了词人人世沧桑之感)
2.作者写了重门紧锁、绮窗紧闭、月照深宫、残荷泣露的旧苑,营造了静寂凄清、荒凉悲怆的意境,表达了词人的盛衰之感,亡国之痛。
3.花间词(西蜀词) 南唐词(2分)
4.亡国之痛(意思相近即可)(2分)
5.要点:(1)对比。烟月的无知与藕花的有情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感染力。(2)拟人化。移情于物,烟月无情冷照,藕花却相向而泣,形象地寄托了作者的伤痛。(共4分)
6在作者的笔下,荒苑中的一扇扇绮窗,因人去楼空而感到寂寞,愁对秋空;野塘中的一朵朵藕花,因暗伤亡国竟相向而泣,泪湿香红。作者更为烟月仍照深宫,而责怪她的懵懂。这样,绮窗、藕花、烟月都和人一样成为历史沧桑的目击者,而暗伤亡国的.藕花,更成为作者感情的化身。
7.以金锁、绮窗、翠华、玉楼、歌吹、香红等字样来暗示当年的繁华,使荒凉中闪现着繁华的余晖。 写昔日的繁华来反衬今日的荒凉,就使这一荒凉景象显得更加可悲,也使今昔之慨与兴亡之感浮现纸上。
阅读练习二:
(1)词的上片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
(2)词的下片主要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加以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词的上片借助秋空荒苑,重门静锁,人去无踪,歌吹声断景象(2分)描绘了一幅萧条、凄清、冷落的画面(2分)。
(2)要点:① 对比。烟月的无知与藕花的有情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词人的亡国之悲。②拟人。烟月无情冷照,藕花却相向而泣。形象地寄托了作者的伤痛。③反衬。用烟月的无知反衬人的悲伤或用烟月的无知反衬藕花的有情,突出了词人的亡国之悲。(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