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福,安徽凤阳人》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丘福,安徽凤阳人。起卒伍,事成祖籓邸。积年劳,授燕山中护卫千户。燕师起,与朱能、张玉首夺九门。大战真定,突入子城。战白沟河,以劲卒捣中坚。夹河、沧州、灵璧诸大战,皆为军锋。盛庸兵扼淮,战舰数千艘蔽淮岸。福与朱能将数百人,西行二十里,自上流潜济,猝薄南军。庸惊走,尽夺其战舰,军乃得渡。累迁至中军都督同知。
福为人朴戆鸷勇,谋画智计不如玉,敢战深入与能埒。每战胜,诸将争前效虏获,福独后。成祖每叹曰:“丘将军功,我自知之。”即位,大封功臣,第福为首。授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封淇国公,禄二千五百石,与世券。命议诸功臣封赏,每奉命议政,皆首福。
先是,本雅失里杀使臣郭骥,帝大怒,发兵讨之。命福佩征虏大将军印,充总兵官。武城侯王聪、同安侯火真为左、右副将,靖安侯王忠、安平侯李远为左、右参将,以十万骑行。帝虑福轻敌,谕以:“兵事须慎重。自开平以北,即不见寇,宜时时如对敌,相机进止,不可执一,一举未捷,俟再举。”
已行,又连赐敕,谓军中有言敌易取者,慎勿信之。
福出塞,帅千余人先至胪朐河南。遇游骑,击败之,遂渡河。获其尚书一人,饮之酒,问本雅失里所在。尚书言:“闻大兵来,惶恐北走,去此可三十里。”福大喜曰:“当疾驰擒之。”诸将请俟诸军集,侦虚实而后进。福不从。以尚书为乡导,直薄敌营。战二日,每战,敌辄佯败引去,福锐意乘之。李远谏曰:“将军轻信敌闲,悬军转斗。敌示弱诱我深入,进必不利,退则惧为所乘,独可结营自固。昼扬旗伐鼓,出奇兵与挑战;夜多燃炬鸣炮,张军势,使彼莫测。俟我军毕至,并力攻之,必捷。否,亦可全师而还。始上与将军言何如,而遂忘之乎?”王聪亦力言不可。福皆不听,厉声曰:“违命者斩!”。即先驰,麾士卒随行。控马者皆泣下。诸将不得已与俱。俄而敌大至,围之数重。聪战死,福及诸将皆被执遇害,年六十七,一军皆没。败闻,帝震怒。以诸将无足任者,决计亲征。夺福世爵,徙其家海南。
(选自《明史·列传第三十三》)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自上流潜济 潜:潜水
B.敢战深入与能埒 埒:等同
C.直薄敌营 薄:逼近
D.张军势,使彼莫测 张:虚张
5.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以劲卒捣中坚 以相如功大
B.军乃得渡 乃欲以生劫之
C.与世券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D.问本雅失里所在 及其所之既倦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邱福行伍出身,与明成祖关系亲密。在成祖还是藩王的时候就已经效力在府邸,同时它也深受成祖信任,即位后论功行赏被排在首位。
B.邱福仕途顺利,官职一再升迁。由最初的燕山中护卫千户累迁至中军都督同知,后被封为淇国公,在讨伐本雅失里时出任征虏的将军。
C.邱福身经百战,屡经功勋,夺九门,战真定,战白沟河及夹河、沧州、灵璧等地,淮河岸边奇袭盛庸。可惜在征讨本雅失里时全军覆没。
D.邱福作战时有轻敌思想。出塞后,他不顾皇帝的告诫以及下属的劝阻,轻信地方奸细之言,执意孤军深入,结果陷入重围之中,力战而亡。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即不见寇,宜时时如对敌,相机进止,不可执一,一举未捷,俟再举。
译文:
(2)败闻,帝震怒。以诸将无足任者,决计亲征。夺福世爵,徙其家海南。
译文:
5
文言实词
D
D项“指”通“旨”,“旨”意为“意思”。
6
文言虚词
A
①根据语境,此处应为代词,做宾语,故选“之”恰当;②“守” 是“掌管,占领”之意,填入“为”表被动才符合语境;③由“相持”可知,此处写敌我双方的对峙,应填入“与”,且后面省略虚词“之”。
7
文言断句
D
“直捣南昌”不能断开,故A、C项错;“逆击之湖中”一句,“湖中”是“逆击之”的后置状语,不能断开,故A、B项错。“必解围自救”的主语是“王宸濠” 。
8
内容归纳
C
错误一:“王守仁调兵遣将,准备直捣南昌”,这是王守仁派间谍用檄文传命府县的.内容,其本意并非准备“直捣南昌”,而是虚张声势,阻挠叛军顺江直下。错误二:“不料消息泄露”。这是王守仁的反间计,消息泄露是有意为之。
12
筛选整合
A B
A项,混淆充分、必要条件。原文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而选项将“只有……才”(必要条件)转换成“只要……就”(充要条件)。B以偏概全。原文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唯物地而且辩证地指出了认识的深化的运动”,选项少了“正确”“唯物而且辩证地”。C项原文为“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语言转换后语意没有发生变化,故正确。D项原文为“主要地是他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没有这后一个条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语言转换后语意没有发生变化,故正确。E项原文为“所以,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的和间接经验的两部分。而且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人则仍为直接经验。因此,就知识的总体说来,无论何种知识都是不能离开直接经验的”,语言转换后语意无变化。
13
观点理解
B
B项原文为“‘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强调了“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和“在技术发达的现代”,故错。
9.(10分)
(1)【文言翻译】(7分)
①(他)推荐(或“举荐”、“推举”)勋阳巡抚林富代替自己(宾语前置),不等朝廷的批复就回去了。【“举”“自代”“俟”三个词译对各给1分;共3分。】
②(他)慨然感叹(或“长叹一口气”)说:“道就在这里呀。”从此深信不疑。当世学者聚集在一起跟从他,社会上于是就有“阳明学”的称法(说法)。【“喟然”、“是”、“从之”译对各给1分;“大意” 1分;共4分。】
(2)【信息筛选与概括】(3分)
①天资聪颖;②阅读广泛;③静处体悟(勤于思考)。【3分。答对一条1分,意思对即可。】
【《丘福,安徽凤阳人》文言文阅读及答案】相关文章:
1.文言文阅读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