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阅读答案

时间:2021-08-31

《国子监》阅读答案

  国子监

  汪曾祺

  为了写国子监,我到国子监去逛了一趟,不得要领。后来,我去找了一个“老”朋友聊了两个晚上,倒像是明白了不少事情。我这朋友世代在国子监当差,“侍候”过翁同龢等祭酒,给新科状元打过“状元及第”的旗,国子监生人,今年七十三岁,姓董。

  国子监,就是从前的大学。立为国子监,是在元代迁都大都以后,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8年),距今约已七百年。

  元代的遗迹,已经难于查考。给这段时间作证的,有两棵老树:一棵槐树,一棵柏树。一在彝伦堂前,一在大成殿阶下。据说,这都是元朝的第一任国立大学校长——国子监祭酒许衡手植的。柏树至今仍颇顽健,老干横枝,婆娑弄碧。传说它老早就已经死过一次,死了几十年,有一年不知道怎么又活了。这是乾隆年间的事,这年正赶上是慈宁太后的六十“万寿”,嗬,这是大喜事!于是皇上、大臣赋诗作记,还给老槐树画了像,全都刻在石头上,着实热闹了一通。这些石碑,至今犹在。

  一进国子监的大门——集贤门,是一个黄色琉璃牌楼。牌楼之里是一座十分庞大华丽的建筑。这就是辟雍。这是国子监最中心、最突出的一个建筑。这就是乾隆所创建的。辟雍者,天子之学也。天子之学,到底该是个什么样子,从汉朝以来就众说纷纭,谁也闹不清楚。照现在看起来,是在平地上开出一个正圆的池子,当中留出一块四方的陆地,上面盖起一座十分宏大的四方的大殿,重檐,有两层廊柱,盖黄色琉璃瓦,安一个巨大的镏金顶子,梁柱檐饰,皆朱漆描金,透刻敷彩,看起来像一顶大花轿子似的。辟雍,是乾隆以前的皇帝就想到要建筑的,但都因为没有水而作罢了(据说天子之学必得有水)。到了乾隆,气魄果然要大些,没有水,那有什么关系!下令打了四口井,从井里把水汲上来,从暗道里注入,通过四个龙头,喷到白石砌就的水池里,

  于是石池中涵空照影,泛着潋滟的波光了。

  辟雍之后,正面一间大厅,是彝伦堂,是校长——祭酒和教务长——司业办公的地方。此外有“四厅六堂”,敬一亭,东厢西厢。四厅是教职员办公室。六堂作为考场。学生的月考、季考在此举行,每科的乡会试也要先在这里考一天,然后才能到贡院下场。

  历代皇帝虽然都似乎颇为重视国子监,不断地订立了许多学规,但不知道为什么,国子监出的人才并不是那样的多。

  国子监的课业历来似颇为稀松。学生主要的`功课是读书、写字、作文。国子监学生——监生的肄业、待遇情况各时期都有变革。到清朝末年,据老董说,是每隔六日作一次文,每一年转堂(升级)一次,六年毕业,学生每月领助学金八两。学生毕业之后,大部分发作为县级干部。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的用途,是调到中央去写字。明朝的一部大丛书《永乐大典》,清朝的一部更大的丛书《四库全书》的底稿,那里面的端正严谨(也毫无个性)的馆阁体楷书,有些就是出自国子监高材生的手笔。这种工作,叫做“在誊桌上行走”。

  国子监是个清高的学府,国子监祭酒是个清贵的官员。作祭酒的,生活实在颇为清闲,每月只逢六逢一上班,去了之后,当差的沏上一碗盖碗茶,他到彝伦堂上坐了一阵,给学生出出题目,看看卷子;初一、十五带着学生上大成殿磕头,此外简直没有什么事情。

  但是,一般做官的似乎都对这个差事不大发生兴趣。因为这个差事没有油水。查清朝的旧例,祭酒每月的俸银是一百零五两,一年一千二百六十两;外加办公费每月三两,一年三十六两,加在一起,实在不算多。

  据朋友老董说,纳监的监生除了要向吏部交一笔钱,领取一张“护照”外,还需向国子监交钱领“监照”——就是大学毕业证书。照例一张监照,交银一两七钱。国子监旧例,积银二百八十两,算一个“字”。我算了算,每年国子监收入的监照银约有十四万两,即每年有八十二三万不经过入学和考试只花钱向国家买证书而取得大学毕业资格——监生的人。原来这是一种比乌鸦还要多的东西!这十四万两银子照国家的规定是不上缴的,由国子监官吏皂役按份摊分,祭酒每一字分十两,那么一年约可收入五千银子,比他的正薪要多得多。其余司业以下各有差。据老董说,连他一个“字”也分五钱八分,一年也从这一项上收入二百八九十两银子!

  老董的记性极好,我的复述倘无错误,这实在是一宗未见载录的珍贵史料。我所以不惮其烦地缕写出来,用意是在告诉比我更年轻的人,封建时代的经济、财政、人事制度,是一个多么古怪的东西!

  (选自《草木春秋》,原文有删改)

  13. 从全文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国子监”的?请加以概括。

  14. 赏析文中两个画线句的语言特色。

  (1)嗬,这是大喜事!

  (2)于是石池中涵空照影,泛着潋滟的波光了。

  15. 形散神聚是散文的特点,本文如何做到形散神聚?请简要分析。

  16. 作者在文末说:“封建时代的经济、财政、人事制度,是一个多么古怪的东西!”请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

  13. 国子监的历史,国子监的建筑,国子监的教育(或课业),国子监的制度(或职员收入)。

  14. (1)采用口语和感叹句,看似表达对慈宁太后的六十寿辰的祝贺,实则表达对封建统治者的讽刺。(2)语言典雅精炼,富有诗意美,描写辟雍的池水,化丑为美(以美写丑),用美丽的自然景象讽刺封建统治者的自大荒谬。

  15. 本文题为“国子监”,通篇先后介绍了国子监历史、建筑、制度等丰富知识,穿插了相关掌故等,材料繁多、错落,可谓“形散”;但所有这些材料都是为了表达作者对国子监这一封建制度的看法,归结到“封建时代的经济、财政、人事制度,是一个多么古怪的东西!”这一主旨句上来,这是“神聚”,主旨突出。行文采用时空交错的顺序,看似形散,但以“国子监”为线索,中心突出,纵马驰骋,收放自如,形散神聚。

  16. ①“古怪”一词反映出国子监尽管建筑宏伟,但实则反映的是统治者个人喜恶;尽管学规严格,但课业稀松,贪腐横行:这些揭示了国子监的荒诞无用,批判了封建专制的落后。②将封建时代的各种制度称为“东西”,化重为轻,表达了作者对封建时代的蔑视之情。③以感叹句收束全文,语气强烈,表达了作者对封建制度的讽刺之情。④结构上画龙点睛,深化主题。

【《国子监》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1.汪曾祺散文国子监

2.汪曾祺散文《国子监》

3.《等》阅读答案

4.等 阅读答案

5.汪曾祺作品集散文《国子监》

6.秋思阅读答案

7.做客阅读答案

8.看戏 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