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昆曲六百年》阅读练习及答案

时间:2021-08-31

《吴门昆曲六百年》阅读练习及答案

  韩晗

  很难有一种艺术像昆曲这样曲高和寡却绵延百年而不衰。也很难有一种艺术像昆曲这样,荣列世界非物质类文化遗产,却无狂喜过望,照旧以简单的形式平淡地生活。有人说,这就是真正的艺术;也有人说,这才是所谓的道行。昆曲和京剧有着很大的区别,吐字缓慢,亦说亦唱,乍一听是音乐,再一听,是戏剧。袁宏道的《虎丘》里面讲的就是昆曲。它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市民意识与启蒙思想兴起的明代,于最为富庶的苏州兴起的一种民间戏曲表现形式。当然,它不是横空出世的剧种,它的出现离不开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

  有些人感到奇怪,为什么盛世出现的音乐戏曲,会这样哀怨婉约?

  其实,昆曲是一种精致、典雅的小众艺术。虽然如此,但它却能以苏州为中心,进行并非纯粹小众的传播。如果说大众,那为何从古到今的昆曲都没有摆脱只有数百人精通热衷的局面?记得《虎丘》里面就有这样的描写,在“檀板丘集”,“歌喉相斗”的时候,整个苏州城几乎“倾城阖户,连臂而至”。哪种戏曲也没有这样的本事,能够以看热闹的形式,事先云集一大堆的观众,最后终于以看门道的要求,让这些人乘兴而来,尽心而归。

  这是昆曲一直雅化的结果,在本质上这样可以争取到更多的观众。昆曲是从来不拒绝走向大众的.,自始至终,它都欢迎大众来参与。这么多年来昆曲一直逃不开雅化的趋势,越来越雅,越来越精致。它不会放下架子,去庸俗地取悦观众,但是观众们却以听昆曲为荣。

  虽是这样曲高和寡,但是仍然可以吸引大量的人来关注,来观赏。看不懂不要紧,看得不大懂也不要紧,艺术的目的是使人身心愉悦。

  从南宋开始,中国的文化出现了以休闲、优雅与和谐为主旋律的小国文化,声音中少了金戈铁马剑拔弩张,多了些春江花月夜与水调歌头。在这样的国情下,并非举国群情激昂,而是大家都最大可能地表达一种闲情雅致。到了明代,昆曲这个新形成的艺术形式更是让这种情趣一发不可收拾。檀板笛声,阵阵悠扬,带出了中国文化中最婉约最柔软的部分。

  说到四方歌曲,就不得不谈昆曲的一路走过。无论是当年唱遍全国的弋阳腔,还是后来名扬闽浙的余姚腔,哪怕后来最为繁盛的花部高腔、皮黄,也都不能将昆腔消灭掉。恰恰相反,这些声腔不是被其他声腔兼并了,就是自己消亡了,唯独昆腔绵延至今,不合并,亦不消亡。而且,无论是曾经还是当下,大体上都是“四方歌曲必宗吴门”。

  “宗吴门”,是一种模仿,模仿是出不来真正的艺术的。福建地方戏剧的改革从昆曲中借鉴了许多元素,南昌的戏剧界也“毫不犹豫”地以昆曲为榜样,因为昆曲在当下的这种热,这种高贵奢华、优雅脱俗的气质,是其他戏剧所不能比拟的。那吴门宗谁呢?即使是最高明的模仿,也不可能如水入大海不着痕迹。弋阳腔最开始也是被模仿,被分裂,最后散播各地。余姚腔模仿别人,最后迷失了自己,唯独昆山腔,貌似特立独行,但却能够坚韧不拔地以自己的形式存在着,既不高傲,也不妥协,说白了,就是从不会为了别人改变自己。

  这是一种艺术的生存法则,也是一种为人的态度。

  1.下列对“昆曲”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昆曲起源于市民意识与启蒙思想兴起的明代。

  B.昆曲是一种吐字缓慢,亦说亦唱,哀怨婉约的民间音乐戏剧。

  C.昆曲的兴起是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发达为前提的。

  D.昆曲是在富庶的苏州兴起的一种民间戏曲表现形式。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昆曲从古到今越来越雅,越来越精致,越来越大众化。

  B.昆曲是一种最大可能地表达闲情逸致的悠闲文化现象。

  C.袁宏道《虎丘》的描写进一步说明了昆曲走向大众化的趋势。

  D.南宋出现的小国文化使昆曲成为中国文化中最婉约最柔软的部分。

  3.画线句中“这”指的是什么法则?谈谈你对句中“为人的态度”的理解。

  答案

  1.B(哀怨婉约不是昆曲的本质属性,只是一些人的主观感受)

  2.B(A项“越来越大众化”与文章第4段“越来越雅,越来越精致”矛盾;C项“走向大众化的趋势”理解有误,原文中只说“昆曲是从来不拒绝走向大众的”,但趋势仍然是“雅化”的; D项“南宋出现的小国文化”与明代出现的“檀板笛声,阵阵悠扬,带出了中国文化中最婉约最柔软的部分”生拼硬接,强为因果。)

  3.“这”指的是特立独行,坚忍不拔地以自己的形式存在着,不高傲,不妥协,从不会为了别人改变自己的艺术的生存法则。(2分)

  为人和艺术一样,我们会为自己选择一条道路,有时候坚守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低潮也未必等于消亡,只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就会一直生存下去。如何不去为了别人改变自己,也不去模仿别人,而是不断提高自己,让自己出类拔萃,才是最重要的人生态度。(3分)

【《吴门昆曲六百年》阅读练习及答案】相关文章:

1.《昆曲文化的结与解》节选阅读答案

2.化石吟阅读练习及答案

3.《出还》阅读练习及答案

4.名单学-阅读练习及答案

5.《伤仲永》阅读练习及答案

6.《家徽》阅读练习及答案

7.《中国梦》阅读练习及答案

8.夏阅读练习及答案